-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1页
关于开展“新医科、新工科、新文科”课程群建设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医教协同、科教融合,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发展、知识结构优化和能力提升,增加高质量课程供给,学校决定建设符合我校人才培养特色和需求、体现最新学科发展前沿的高质量“新医科、新工科、新文科”课程群,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设内容
(一)新医科、新工科课程群项目要面向新兴健康产业和紧缺行业,聚焦医学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新文科课程群项目要从健康与社会领域、职业素养等方面入手,紧贴国家政策要求,充分结合专业、课程、师资等优势开展“医+X”、“工+医”、“文+医”的融合式课程群的建设。
(二)项目原则上需开设交叉性课程,一般包含4—8门课程,总学分控制在8—16学分,区分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主要围绕以下方向设置课程:
1.科技与前沿。站位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领域最新发展,从解决科研问题出发,掌握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强化科研思维和能力训练,培养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与逻辑思维。
2.生命与健康。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将生命健康理论基础知识与健康教育技能相结合,树立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观念,形成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3.科学与人文。理解现代科技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索科技创新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的作用,树立人、社会与科学之间和谐共生的理念,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培育科学伦理与社会责任。
(三)实行项目管理制,注重开放性与竞争性相结合,建立择优立项、动态调整相结合的管理机制。鼓励跨区域、跨学校、跨学院组建专业交叉融合式教学团队;鼓励学院和校内外其他教学单位、科研机构、医疗机构、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相关课程;提倡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跨行业授课。
二、建设要求
(一)课程群负责人要求具有正高级职称,具备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在专业领域有较高的学术声望;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具备课程群建设的前期工作基础;鼓励符合课程群方向的学科带头人、科研团队负责人开设课程。
(二)符合项目申请基本条件的团队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教学团队开展申报,经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审核通过后报学校教务部,学校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后立项实施。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作为牵头学院,学院负责项目的组织申报、教学团队组建、档案管理等系列日常教学管理工作。项目负责人应在学院的领导下组织本课程群的建设工作,组织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制定;组织安排课程群的教学任务、命题阅卷、教材建设等工作。
(三)项目需明确培养对象、课程群修读要求。课程群内已开设课程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以满足课程群与培养对象需要,并基于1—2门核心课程建设拓展课程,新设置课程原则上为选修课。对于内容相同或相近课程群,由教务部根据课程建设目标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重新组合教学团队,论证通过后予以立项。
三、项目支持
(一)学校提供项目建设经费,根据课程群课程数量、内容和教学对象,每个课程群分期累计给予20000—40000元的建设经费。学院按照项目要求进行经费匹配,课程教学纳入教学工作量计算。
(二)支持立项课程群开展在线课程建设和数字化教材建设,提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PBL、TBL、CBL及床旁教学等教学改革。
四、材料报送
(一)有意向申报的课程群教学团队由课程负责人牵头,于11月15日前填写《医学院课程群建设项目申报书》(附件1)并报送至所在学院。
(二)汇总表、申报书纸质材料无需提交,申报书提交WORD版,汇总表提交EXCEL版,并均提交签字盖章扫描件(PDF文件)即可,报送至邮箱**m,邮件命名“学院+(新医科/新工科/新文科)课程群项目”。
附件1.医学院“新医科、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式课程群项目申报书
附件2.医学院“新医科、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式课程群项目汇总表
医学院
“新医科、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式
课程群项目申报书
项目类型□新医科□新工科□新文科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所属学院
所属学科
联系方式
教务部
一、项目简介
开课学院
课程负责人
项目总学时
项目总学分
修读年限
授课对象
项目名称
课程门数
(简要介绍课程间逻辑关系,不超过500字)
(简要介绍项目基本情况,包括本课程群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特色优势等,不超过1000字)
二、开展合作情况(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填写)
项目类型
□跨专业合作□跨学科合作
□跨院校合作(校外)□跨学院合作(校内)
具体合作类型
□医工结合□医理结合
□医文结合□其他,请说明:
合作机构简介
合作方向及内容
(包括合作形式方向、合作内容等,不少于300字)
三、项目负责人简介
基本
信息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职称
电话
学位
职务
邮箱
所在学院
研究方向
教学
情况
近三年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