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基础教育改革迫切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与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在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2017
年1月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全方位融入各阶段教育领域,这是引领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
展的基本准则。
面对新形势下的变革,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问题也
逐步凸显。主要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教育融合过程
中实践性及时效性差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应积极尝试探索基
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教育阶段的传
习与实践研究。
1
(二)天津路小学百年办学特色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前提和
保障
长春市宽城区天津路小学具有百年的发展历史,一直注重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
天津路小学与时俱进,在传承的基础上,担起推进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发展与创新的重担,科学设置小学儒雅教育课程,使铸魂教
育不断深化创新。铸魂教育是学校教育发展道路上的一次有益创
新探索,是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合格公民的有效
途径。
天津路小学在6年的实践与探索中,提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
“铸魂教育”:确立了“有中国情怀,有世界视野;有传统底
蕴,有时代素养;有传承意识,有创新能力的儒雅学子”的育人
目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与办学历史开展新时代铸魂教育的内涵
与实施路径研究,以儒雅文化环境为引领、以儒雅课程为主体、
以儒雅教师队伍为支撑,使铸魂教育不断深化创新,为本项研究
与实践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一)项目调研
项目组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
教育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调研。包括国学教育教材、开展形式、
2
评价方式以及学习的效果等,梳理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
学教育目标不明确、体系不完备、教育内容针对性差、师资队伍
不足、教育氛围不浓厚等系列问题。通过对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
育中诸多问题的梳理,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教育过程
中亟待解决问题的假设。结合访谈法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为制
定对策提供思路。最后,提出依据传统文化及儒雅理念的国学教
育新模式——“儒雅润童心文化铸生魂”铸魂教育体系。
(二)项目建模
为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教育融合过程中实践性及
时效性差的问题,项目组通过解析《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及小学铸魂教育发展的需求,对铸魂教育
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构建了包括教育管理——学校文化——
经典课程——教学实践——教材建设——评价方式——师资建
设的“七位一体”的的小学铸魂育人新模式。
(1)健全管理体制,创建管理育人制度体系:通过对学校
决策制度—评价制度—组织结构等的管理机制改革,为铸魂教育
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学校成立了四级梯度式管理及运行机构,
四级分别为成果研究的管理层,专家层,研发层和实施推广层。
让学校发展的动力更多元,办学思路更开阔,让铸魂教育的实施
途径更广阔,让铸魂教育的脚步更坚实。
(2)整合学校资源,创设环境育人文化氛围:学校通过创
3
建诗径、词道、国学大讲堂、诗画道、雅学廊、艺术天地、中华
百杰墙、百家姓文化墙、二十四史中华魂等主题鲜明的“文化广
场”及各楼层的主题文化展示,将经典、自然、艺术、创新、家
国情感等多个主题内容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学校通过营造古色古
香的物质文化-经典践行活动文化-祭孔拜师礼仪文化,使学生一
抬头就可以接触儒雅文化,一转身就可以学到国学知识,在学习
过程中形成儒雅的人格和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彰显文化
亲润功效,使校园成为一本立体的,会说话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教科书。
(3)拓展课程内容,构建课程育人保障体系:通过对国家
课程师本化-地方课程生本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完善和重构,完
成课程思政体系的顶层设计。提出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9《绿色生命教育 奠基幸福人生—幸福教育理念下的“清和”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pdf
- 38《小学学业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探索》.pdf
- 37《知行语文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pdf
- 36《小学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pdf
- 35《学校美育特色发展的策略和实践研究》.pdf
- 34《快乐教育:小学“1 2X 1”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pdf
- 33《小学语文“1 X”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pdf
- 32《小老师制课堂教学的研究》.pdf
- 31《优秀中国元素PBL模式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施.pdf
- 30《探理·启慧·立志:科学教育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pdf
- 10《有根的德育“一二三四九”育人体系的创建与实施》.pdf
- 10《一主、两辅、三效”的民族语文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pdf
- 10《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pdf
- 10《吉林省乡村初中语文教师精准化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pdf
-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视域下“和合”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pdf
- 9《长白山区初中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五三”模式构建与实践》.pdf
- 9《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新时代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建构与实践》.pdf
- 9《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pdf
- 9《基于发展学生文学素养的小学语文课改研究与实践》.pdf
- 9《高中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推广》.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