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教学课题
解决问题练习十(1)
教学课时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连乘、连除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锻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寻找有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从现实情境中寻找有用信息解决问题,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自主完善
一、从两个角度,分析数量关系。
1.重点交流从条件出发的思考方法。
(1)出示题目,寻找信息。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个有关西瓜的问题,一起读一读。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有8垄,每垄种35棵,每棵结2个西瓜。
师:问题是一共结多少个西瓜?你能列出算式解决吗?请你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停2分)
(2)分析数量关系。
同学们,这个问题解决了吗?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
有的同学是从条件出发想的。根据一个西瓜大棚有8垄,每垄有35棵,可以求出什么?是的,可以求出8垄一共有多少棵。可以这么列算式:8×35=280(棵)
题目中还告诉我们每棵结2个西瓜,根据8垄有280棵,就可以求出?对,一共结了多少个西瓜?可以这么列算式:280×2=560(棵)
谁也是这么想的?能写成综合算式吗?
综合算式是8×35×2=560(棵)
还有同学也是从条件出发思考的,不过他先根据每垄有35棵,每棵结2个西瓜,想着可以求出?每垄结多少个西瓜。算式怎么列呢?35×2=70(个)
再根据条件这个西瓜大棚有8垄,知道了每垄结70个西瓜,可以求出什么呢,一共结了多少个西瓜。列出算式是70×8=560(棵)
写成综合算式35×2×8=560(棵)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是从条件出发,逐步思考的。当然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来思考。看一看,这个问题你做对了吗?做对的,把红旗最底格的台阶涂上颜色,向上走一步。
2.重点交流从问题出发的思考方法。
(1)出示题目,独立完成。
同学们,这是关于书架的问题。先一起读一读题,请独立完成。(停90秒)
(2)交流分析。
同学们,这个问题解决了吗?你们是怎么想的?
有同学是从问题出发思考的:要解决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几本书?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呢?对,要知道平均每个书架放几本书,还要知道一个书架有几层。用平均每个书架放的本数除以一个书架的层数就能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几本书了。
再看一看,哪个条件是已经知道的,哪个是还不知道的?这里每个书架6层是已经知道的。平均每个书架放几本书还不知道,要找到数学信息先求出来。可以这样列算式756÷3=252(本)再用252÷6=42(本)就能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几本书了。
这样的想法真不错,他是从问题发出来思考问题的。谁也是这么想的。当然也可以从条件出发来思考。
综合算式怎么列呢?
756÷3÷6=42(本)
看一看,你做对了吗?做对的同学涂上一格吧。
3.小结。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条件出发,根据条件求出问题。也可以从问题出发,分析需要的条件,解决问题。这一题你成功解决了吗?可以再涂一格,踏上第二个台阶。
二、综合运用,练习巩固。
1.练一练,两题。
(1)这里还有个生活中的问题,请你先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停2分30秒)
(2)说想法。
第一题:同学们做完了吗?请你停下笔,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啊?
有同学是这么想的。他从问题出发思考。要解决一共有多少瓶饮料,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呢?他想到了要知道每次运了几瓶,一共有运了几次。用每次运的瓶数乘一共运的次数就能求出一共有多少瓶饮料了。这里一共运了几次是知道的。每次运多少瓶还不知道,要先求出来。他这么想,算式可以怎么列?12×24×3=864(瓶)
也有同学是这么想的:也是从问题出发思考。要解决一共有多少瓶饮料,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呢?他想到了要知道3次运了几箱,每箱有几瓶。用2次运的箱数乘每箱的瓶数,也能求出一共有多少瓶饮料。这里每箱几瓶已经知道了,3次运了几箱还不知道。算式可以怎么列呢?12×3×24=864(瓶)
再看一下第二题。
第二题:9600÷2÷3=1600(千克)9600÷(2×3)=1600(千克)
你做对了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可以从条件出发分析,也可以从问题出发分析哦。开始吧(停30秒)
两题都做对的,可以涂上两格哦。
2.课堂作业,三题。
师:同学们,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既可以从条件出发,也可以根据问题出发。两种思考方法都可以。我们一起来练几题。(停5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答案。
(2)重点分析第三题。
同学们,这一题你们是怎么想的?
有同学说:我是从问题出发思考的。要解决平均每场售出多少张票。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呢?要知道平均每天售出几张票,还要知道一天有几场。用平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3《九年一贯制学校“S-C-I”课程统整模式的实践探索》.pdf
- 22《小学绘本阅读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与实践》.pdf
- 22《“互联网 培训”的研究与实践》.pdf
- 21《县域整体推进互联网 直通村小促教育公平的行动范式》.pdf
- 21《民族地区小学“三维•三元•三段”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pdf
- 20《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小学”意义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pdf
- 20《促进小学教师教学知识从PCK到DPACKg转化:小学“名师工作坊”运行研究与实践》.pdf
- 19《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研—培—导—推”四元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pdf
- 19《立足核心素养,实践“四美课程”》.pdf
- 18《基于学生学习过程记录的学生成长力的研究与实践》.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