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酸树脂培训资料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醇酸树脂;一、概述;二、醇酸树脂所用原材料;;三、与醇酸树脂制造有关的重要化学反应;缩聚反应;四、醇酸树脂;油含量对醇酸树脂性能影响很大,以油长(油度)表达,定义如下

油长=油重量/树脂重量×100%

=油重量/(原料重量—生成水量)×100%;分类;类别;例题:某醇酸树脂的配方如下:

亚麻仁油:100.00g;氢氧化锂(酯互换催化剂):0.400g;甘油(98%):43.00g;苯酐(99.5%):74.50g(其升华损耗约2%)。计算所合成树脂的油度。

解:甘油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固其投料的物质的量为:

43×98%/92=0.458(mol)

含羟基的物质的量为:3×0.458=1.374(mol)

苯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8,由于损耗2%,故其参与反应的物质的量为:74.50×99.5%×(1-2%)/148=0.491(mol)

其官能度为2,故其可反应官能团数为:2×0.491=0.982(mol)

因此,体系中羟基过量,苯酐(即其醇解后生成的羧基)所有反应生成水量为:0.491×18=8.835g

生成树脂质量为:100.0+43.00×98%+74.5×(1-2%)-8.835=205.945(g)

因此油度=100/205.945=49%;引入油长(OL)对醇酸树脂配方有如下的意义:

表达醇酸树脂中弱极性构造的含量。

由于长链脂肪酸相对于聚酯构造极性较弱,弱极性构造的含量,直接影响醇酸树脂的可溶性。同步,油度对光泽、刷涂性、流平性等施工性能亦有影响,弱极性构造含量高,光泽高、刷涂性、流平性好;

表达醇酸树脂中柔性成分的含量。

由于长链脂肪酸残基是柔性链段,而苯酐聚酯是刚性链段,因此,OL也就反应了树脂的玻璃化温度(Tg),或常说的“软硬程度”,油度长时硬度较低,保光、保色性较差。;醇酸树脂配方的计算;计算环节;油长(%)>6565-6060-5555-4040-30

甘油过量(%)00—1010-1717-3030-35

季戊四醇(%)0-55-1515-2020-3030-40;(2)列出配方

成分当量重量(g)eAeB官能度m0

豆油293219.60.7495-----10.7495

苯酐74.1148.22-----21

甘油30.772.5-----2.3630.7872

甘油(豆油内)-----0.749530.2498

合计2.74953.10952.7865

理论出水量18

树脂理论量422.3

(3)计算凝胶点

K=m0/eA=2.7865/2.7495=1.013

R=eB/eA=3.1095/2.7495=1.131

因此,理论上不会凝胶,设计配方基本可行。;例题:现设计一种60%油度的季戊四醇醇酸树脂(豆油:梓油=9:1),醇过量10%,固体含量55%。200号溶剂汽油:二甲苯=9︰1。已知工业季戊四醇的当量为35.5。计算其配方构成。

解以1摩尔(2个当量)苯酐为基准。

工业季戊四醇的用量为:2×(1+0.1)×35.5=78.1(g)

1摩尔苯酐完全反应生成水量:18g

由油长=(油重量/树脂重量)×100%

=[油重量/(树脂中季戊四醇重量+苯酐重+油重量)]×100%,得到

油用量=60%(苯酐量+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