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释与生活逻辑的背离】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司法解释.pdfVIP

【司法解释与生活逻辑的背离】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司法解释.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司法解释与生活逻辑的背离】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司

法解释

【司法解释与生活逻辑的背离】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三”)公布之后,旋即激起公众强烈反响。无

论学界还是普通民众,质疑的声音明显占了上风,其中主导性意见是“司法解释

三”罔顾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对婚姻及其“同居共有”等财产特征缺乏体认和

尊重,应用于实践之后,将给中国家庭和婚姻带来巨大打击。

司法解释是对社会“潜规则”的确认

尽管笔者并不完全赞同“司法解释三”的具体规定,甚至不完全赞同最高法

院用如此大动干戈的方式来释法,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司法解释三”关于婚姻

家庭中财产关系的界说,既不是完全出于某种不具有现实基础的理念,希望凭空

创设一种婚姻家庭特别是夫妻财产关系的新模式,也不是完全出于某种技术主义

的态度,单纯为了方便法院审理相关案件,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夫妻们,早已在个

人自主行为中,为彼此之间的财产关系立下了“潜规则”,“司法解释三”只是

加以认可而已。

以“司法解释三”中最具争议的有关离婚时婚前房产归属规定为例,其中第

11条提出:“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

银行贷款,婚后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可将该不动产认定为

不动产权利人的个人财产,尚未归还的部分贷款为不动产权利人的个人债务。”

同时还提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由夫妻共同财产还贷部分,应考虑离婚时不动

产的市场价格及共同还贷款项所占全部款项的比例等因素,由不动产权利人对另

一方进行合理补偿。”

表面上看,“司法解释三”明确了婚前房产归购房一方所有,无论男方还是

女方,谁付首付款并写入房产证就归谁,使夫妻离婚时对房产归属无可争夺。其

1

实,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男女青年在商量婚事的时候,就已经把未来离婚时可能

发生的婚房归属问题先行解决了。按照现在的习俗,婚房主要由男方出资,但在

婚嫁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女青年,往往直接将自己的名字写上房产证,以此作为办

理结婚登记、明确法定关系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不管“司法解释三”如何规

定,工于心计的现代都市女性早就安排好自己离婚时的“财产保全”,男方只要

同意女方名字写上房产证,等于已将一半婚房形同“聘礼”,“赠与”女方。在

这一点上,即使国家有意以“司法解释三”来规范婚姻诉讼中两造的财产关系,

也已经不能视为“创设”某种婚姻财产关系,而只能视为对这种“潜规则”的

“再明确”――这种“再明确”不是通过法律来认可一方可以无条件地获得另

一方婚前出资购买的婚房,而是提醒在购买婚房时没有出资的一方,如果她或他

在婚嫁市场上有足够的“议价能力”,不要忘记“胁迫”对方把自己的名字写上

房产证。所以,任何熟悉中国特色人情世故的人都会期待,未来夫妻离婚时,涉

房诉讼将会大大减少,只不过这并非因为法律规定清楚之后大家无可争讼,而是

“司法解释三”将婚姻双方为财产所发生的交涉,在时间上,从离婚阶段提前到

了婚前阶段;在形式上,将离婚博弈转变成了婚前议价。除此之外,对中国现实

存在的婚姻财产关系及其调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贡献。

公权力机构的减负与自利

既然没有实质性的贡献,最高法院为什么还乐于如此大动干戈?其实,我们

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离婚争讼的时间提前不是毫无社会意义和技术优

势的。一般情况下,在离婚诉讼中,男女双方往往处于负面情感状态,剑拔弩张,

容易发生冲突,而在谈婚论嫁之时,双方则往往处于正面情感之中,温情脉脉,

容易彼此迁就。虽然讨论的同样是财产性话题,但在不同心理氛围下,场面完全

不一样,预期更是不同。尤为关键的是,离婚博弈是法院的头痛,婚前议价只是

双方家长的苦恼。如果按照理性人的假设,最高法院的法官们不选择让家长苦恼,

而选择让自己头痛,那才真的无法理解了。所以,如果说在“司法解释三”中最

高法院表现出一定的技术主义倾向,那应该说,这不仅是为了方便法官判案,而

且是为了减少法官出场次数,为法院减负。

2

事实上,这种暗中减轻法院负担、进而减轻国家负担的生活逻辑,在近年来

一些重要立法中都有体现,最典型的就是现行的《交通安全法》和“交通事故责

任强制保险(交强险)”。《交通安全法》明确否定了

文档评论(0)

150****76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