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多文本阅读:君犹器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VIP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君犹器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2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君犹器也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人云:‘君犹器也,人犹水也,方圆在于器,不在于水。’故尧、舜率天下以仁,而人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人从之。下之所行,皆从上之所好。至如梁武帝父子,志尚浮华,惟好释氏、老氏之教。百寮皆终日谈论苦空①,未尝以军国典章为意。及侯景率兵向阙,尚书郎以下多不解乘马狼狈步走死者相继于道路。梁武帝及简文卒被侯景幽逼而死。孝元帝在于江陵,为万纽于谨②所围,帝犹讲《老子》不辍,百寮皆戎服以听。俄而城陷,君臣俱被囚絷。庾信亦叹其如此,及作《哀江南赋》,乃云:‘宰衡以干戈为儿戏,缙绅以清谈为庙略。’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

(节选自《贞观政要·慎所好》,有删改)

材料二: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给事中兼知起居事杜正伦进曰:“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兼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止当今损于百姓,愿陛下慎之。”太宗大悦,赐彩百段。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言语者,君子之枢机③,谈何容易?凡在众庶,一言不善,则人记之,成其耻累。况是万乘之主,不可出言有所乖失。其所亏损至大,岂同匹夫?我常以此为戒。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萤火,于宫中照夜。’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宫侧,小事尚尔,况其大事乎?”魏征对曰:“人君居四海之尊,若有亏失,古人以为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实如陛下所戒慎。”

(选自《贞观政要·慎言语》,有删改)

材料三:

贞观十三年,魏征恐太宗不能克终俭约,上疏谏曰: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故其垂拱岩廊,布政天下。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其故何哉?岂不以居万乘之尊,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语曰:“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所言信矣。

(选自《贞观政要·论慎终》,有删改)

[注]①苦空:佛教语,谓人世间一切皆空,凡事俱空。②万纽于谨:北宋名将。③枢机:比喻事物的关键。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尚书郎A以下B多C不解D乘马E狼狈F步走G死者H相继I于道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文中指唐太宗李世民,是他的庙号。文中的孝元帝、隋炀帝、梁武帝都是以庙号相称。

B.“君举必书,言存左史”的“举”与《孔雀东南飞》的“莫令事不举”的“举”意义用法不相同。

C.“凡在众庶”的“庶”指“众民、百姓”,与《陈情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意义用法不相同。

D.文中“况是万乘之主”“岂不以居万乘之尊”两句中的“万乘”,都是指“帝王、帝位”的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认为,君主的喜好会对群臣百姓产生影响。梁武帝父子崇尚浮华,一心喜好佛教、道教,臣下也纷纷效仿,最终被侯景幽逼而死,国家破败,就是典型的例子。

B.给事中杜正伦就“慎言语”议题,给唐太宗举隋炀帝捉萤火虫的例子,意在劝谏唐太宗,不要随意言语,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害,唐太宗悦纳其观点并对他大加赏赐。

C.魏征认为如果君主言行有所亏失,就像古人所说的日食和月食那样,人人都能看见。他这样说的目的是劝诫唐太宗,作为位居四海之尊的人君,更要谨言慎行。

D.魏征认为很多开国的帝王天子,在国家安定后违背初心,往往不能做到善始善终。《论语》也说,知道并不难,难的是做出来,做出来也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善始善终。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帝犹讲《老子》不辍,百僚皆戎服以听,俄而城陷,君臣俱被囚絷。(4分)

译文:

(2)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4分)

译文:

14.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请结合三则文本简要分析他从历史兴替中汲取了哪些为君治国的智慧。(3分)

【答案解析】

10.BEG;

断句:尚书郎以下,多不解乘马,狼狈步走,死者相继于道路。句意:尚书郎以下的官员,大多数不会骑马,徒步狼狈逃窜,被杀死的人在路上一个接一个。

11.A;

解析:“孝元帝、隋炀帝、梁武帝都是庙号相称”错误,这三者都是以谥号相称。故选A。

12.B;

解析:“杜正伦就‘慎言语’议题给唐太宗举隋炀帝捉萤火虫的例子,意在劝谏唐太宗”错误,张冠李戴。由“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可知,举例的是唐太宗。

13.(8分)

(1)孝元帝还不停止讲《老子》,百官都穿着军服

文档评论(0)

shlyc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