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草药栽培技术 课件 任务3.19 黄连的栽培.pptx

中草药栽培技术 课件 任务3.19 黄连的栽培.ppt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一)概述

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又名味连、川连,为毛莨科黄连属植物,主产于湖北利川市及重庆石柱县等地,为两地的道地药材,素有“黄连之乡”之称,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贵州、云南等地分布较多。商品畅销国内外。黄连根茎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小檗碱,含量为9%~13%,其次为甲基黄连碱、药根碱、酸性生物碱及一种非酸性生物碱。;(二)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黄色,常分枝,密生多数须根。叶有长柄;叶片稍带革质,卵状三角形,宽达10cm,三全裂,中央全裂片卵状菱形,长3~8cm,宽2~4cm,顶端急尖,具长0.8~1.8cm的细柄,3或5对羽状深裂,在下面分裂最深,深裂片彼此相距2~6mm,边缘生具细刺尖的锐锯齿,侧全裂片具长1.5~5mm的柄,斜卵形,比中央全裂片短,不等二深裂,两面的叶脉隆起,除表面沿脉被短柔毛外,其余无毛;叶柄长5~12cm,无毛。花葶1~2条,高12~25cm;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有3~8朵花;苞片披针形,三或五羽状深裂;萼片黄绿色,长椭圆状卵形,长9~12.5mm,宽2-3mm;花瓣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6.5mm,顶端渐尖,中央有蜜槽;雄蕊约20,花药长约1mm,花丝长2~5mm;心皮8~12,花柱微外弯。蓇葖长6~8mm,柄约与之等长;种子7~8粒,长椭圆形,长约2mm,宽约0.8mm,褐色。2~3月开花,4~6月结果。;(三)生物学特性

1.生长发育习性

黄连适应高山的冷凉气候条件,不耐炎热,在霜雪下,叶片能保持常绿不枯。产区雨雪多,空气相对湿度高,冬季黄连叶上覆盖一层冰雪,对黄连可起到保护作用,故虽在-2~8℃的气候条件下也可正常越冬。气温低于5℃时,植株处于休眠状态。在-6℃时,叶能保持常绿。2月上旬至中旬,平均气温在1℃左右,为花苔出土期,若遇-10℃以下的低温,则花苔出现萎蔫。2月中旬至3月上旬,气温2~8℃时,为开花期,随着温度的升降,开花期可提前或缩短。未开花的植株在5℃以上时,开始发新叶,10℃时,新叶生长加快,在30℃以上时,新叶生长缓慢。

黄连生长期的日平均气温为5~22℃;营养生长期(4~6月及9~10月)的日平均气温为10~17℃。;2.生态???境条件

黄连野生多见于海拔1200~1800m的高山区,栽培时宜选海拔1400~1700m的地区。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生长季短,生长缓慢,但根茎坚实,质量较好。低海拔山区,气温高,黄连生长快,茎叶繁茂但根茎不充实,品质较次,易染病。黄连喜湿润,忌干旱,尤其喜欢较高的大气湿度。主产区年降雨量平均在1300~1700mm,相对湿度70%~90%,土壤含水量经常保持在30%以上时,黄连生长较好。但如在排水不良、积水的土壤中栽培,土壤同期不良,根系发育不正常,也会引起黄连死亡。对土壤要求较严,种植地块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和透气性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壤土和轻壤土为好,pH值5.5~7。过酸或过碱、过沙或过黏的土壤不宜种植。黄连为阴生植物,忌强烈的阳光直射,喜弱光,因此栽培黄连必须遮阴。;;(一)选地与整地

;荒地栽种,应在8~10月砍去地面的灌木、竹丛、杂草,此时砍山,次年发生的杂草少,竹根与树根不易再发,树木含水分少,组织紧密,用作搭棚材料坚固耐腐。待冬季树叶完全脱落后,1~2月间进行搭棚,这样栽连可节省拾落叶的劳力,故有“青山不搭棚,六月不栽秧”之说。林间栽连砍净林中竹、茅草后留下所有乔灌木,在保证隐蔽度70%以上的遮阴条件下,照顾到树林的稀密,对开厢有无影响砍去多余的树木,便可翻土整地。首先粗翻土地,深13~16cm,挖净草根竹根,捡净石块等杂物,应分层翻挖,防止将表层腐殖质土翻到下层,并注意不能伤根太狠,尤其是靠近上坡的树根一定要保留,否则树易倒伏;(二)育苗与移栽

;自然成熟的黄连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其休眠原因是种子具有胚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的特性。在产区自然成熟种子播种于田间,历时9个月之久,才能完成后熟而萌发出苗。据报道,经赤霉素处理后可缩短后熟期。

黄连一般在10~11月份播种,每亩用种量为2kg。将种子与20~30倍的腐殖质土拌匀,撒在畦面,盖1cm后的干细土和熏土一层即可,播种要均匀,盖种要厚薄一致。育苗棚隐蔽度应控制在70%以上。

黄连幼苗生长缓慢,要及时除掉杂草,并且施速效性氮肥(硫酸铵)每亩5~10kg,到第2年5月下旬黄连幼苗可长出3片真叶。薄厚第三年可出圃移栽,一般1kg种子可育10万~20万株黄连苗,育苗厢宽120cm,沟深10cm。

;(2)移栽

黄连秧苗每年有3个时期

文档评论(0)

balal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