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思考.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河南省西峡县阳城镇中心学校董国雷

一、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2001年起,我国基础教育启动第八轮课程改革,农村课

程改革从2004年大面积推行,至今十余年过去了,目前农村中

小学课程改革现状如何?

有人认为农村课改已经进入深水区,证据是许多地方搞出了

课堂教学模式。农村课改究竟如何?通过一些表象我们可以有一

个基本判断:从学生层面看,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使广大中小学

生能够轻负高效地学习,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然而,现

实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一直未能解决;针对中小学生的

各种补习班屡禁不止,成为顽疾;中小学生体质下降,近视率居

高不下。一些地方,初中走读生每天在校时间超过10小时,小

学走读生每天在校时间超过8小时,以拼命追求考试成绩,然后

又拿学生成绩来佐证其教学模式的先进性。从教师层面看,新课

改的目的就是要使广大中小学教师转变理念,做好课堂的组织

者、引导者、合作者。然而,现实中多数教师仍然是穿新鞋走老

路,采取满堂灌、一言堂,只有在参加赛课、听课活动中才按某

个模式上课。一节课看起来光鲜亮丽,背后不知反反复复试讲多

少次。甚至有时会出现“课堂轰轰烈烈,课后回炉再造”情况,

因为作秀,课上成夹生饭,听课人刚刚离开,教师重新给学生再

讲一遍。其实,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经验概括化

的中介,它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和具有范式意义的教学结构,

有利于教师去把握和运用,有利于教师从动态上把握教学过程的

本质和规律。虽说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对

青年教师来说,能帮助其快速进入角色,缩短成长路径、成长时

间,应该值得提倡。但是,当把教学模式作为教育政绩而过度功

利化时,就会使课程改革产生异化、变质。为了教育政绩,许多

地方纷纷出笼自己的教学模式,可谓层出不穷。因此,有人把

2012年称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年。当前,有一些

地方把推广某种教学模式当做区域课程改革的全部内容,把某种

教学模式当做包治百病的万能药,采取行政手段,不分级段、不

分学科在区域内中小学校强力推广。这使人想起我国上世纪七八

十年代农村大集体体制下的粮食生产,各地农村选育有适合本地

区的优良粮食品种,也进行了大力度的推广种植,但是粮食的单

位亩产始终上不去、粮食总产始终不高,人民经常吃不饱饭。可

是同样的粮食品种,在实行大包干后,农村的粮食亩产上去了,

粮食总产提高了,一些过去吃救济粮的实现自给自足甚至有盈

余。毫无疑问,农业生产中良种推广重要,但是调动广大农民种

粮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更重要!教学模式是否正如粮食良

种?不容置疑,好的教学模式就是课程改革的良种,实施课程改

革需要好的教学模式。但是,课程改革仅仅靠推广教学模式是不

够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除了推广好的教学

模式,更需要改革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因为课堂是小环境,管理

是大生态。仅仅在课堂上做文章,为了课改搞课改是行不通的。

用行政手段强力推动,靠外控驱动来搞课程改革,其出发点是好

的,但是未必能够实现区域课程改革的成功。

当前,农村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五个不一致现象,制约课程

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是知行不一致:广大教师认识积极,实际行

动不积极。知易行难是人性普遍的弱点,大多数教师能够认识到

课程改革的紧迫性、必要性,教学理念也有变化,但是在实际教

学中却不愿深入研究教材,不能自觉把课堂教学行为向《课程标

准》靠拢,主动去改变教学行为。二是上下不一致:教育行政部

门积极,广大校长、教师不积极。为推动课程改革,市县教育行

政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如定期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技能竞

赛、中小学校领导教学技能竞赛、各级新教材培训、督导检查等

形式,但是多数校长、教师响应不积极,只有那些青年教师、准

备晋升职称的教师为了获得奖励证书积极参与。三是校际不一

致:窗口学校积极,一般学校不积极。为了示范带动课程改革,

一些地方把部分师资力量优、办学条件好、学校生源足、校长改

革意识强的城镇优质中小学校树为典型,承担对内、对外观摩任

务窗口,这些学校的课程改革氛围比较好,但是多数条件一般的

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进程缓慢,在上级部门推动下被动前进,推

推动动、不推不动。四是群体不一致:少数骨干教师积极,多数

教师不积极。一个教师想要适应新课程改革,就必须持续不断的

学习钻研,持续不断的加强知识、教学理论、教法等方面的积累

储备,教师要通过自己的

文档评论(0)

135****35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