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饮食制度考论_姚伟钧.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OI:10.15990/j.cnki.cn11—3306/g2.1999.01.017

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春之卷(总第23期)

汉唐饮食制度考论

姚伟钧

中国礼制在汉唐时期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地吃得多些,所以称之为“大食”。中午正值忙时,如

步了。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周易·系辞下》所云:“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

勿动”的人生条已被具体化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天下之货,交易而退”,没有时间吃饭。晚餐后无所

的细致守则,饮食生活也不例外。加之汉唐时期,中事事,吃得少些,故名为“小食”。

国的物质文化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一切都使得汉尽管先秦时期的时制历代都有所变化,但两餐

唐的饮食制度出现了较大的发展与变化,就带有社制却沿袭不变。《孟子》中曾有言:“贤者与民并耕而

会普遍性的几个方面而言,如餐制、饮食方式、饮食②

食,饔飧而治。”赵歧对此注曰:“饔飧,熟食也。朝

礼仪的变化,尤为明显。曰饔,夕曰飧。”到了秦代,普通民众仍以一日两餐

的食俗为主,据《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传食律》和

一餐制

《仓律》所示,在秦朝,一般吏人、仆役、罪徒都是实

所谓餐制,即每日吃饭的次数,现在我们习惯行早晚各一餐。但是在社会上层已经有了三餐制

一日三餐,这已是约定俗成之事,那么,汉唐时期的的食俗了,如《战国策》中说:“士三食不得厌,而君

餐制情况又是如何的呢?鹅骛有余食。”由此可见,战国时期寄食于贵族门

1.两餐制的形成下的士主要是实行一日三餐的。当然,一日三餐的

在远古时,人们的食物是靠自然采集,以后又食俗并不普及,绝大多数民众仍是一日两餐。

发展为猎捕兽肉,所以,这时对饮食的时间并没有2.三餐制的确立

形成一种惯制。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采集和猎获汉唐时期,是中国三餐制习俗确立与巩固时

到食物,便烧熟食用,有时饱食,有时挨饿。期。

餐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农耕社会以后的事。汉代初年,一日两餐与一日三餐制并行,但后

只有当谷类食物在原始农业中有了发展时,餐制才者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得以逐渐推广开来。

开始出现并进入实施的阶段。从新石器时代起,中汉代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主要实行早、午、晚三

国就已进入农耕社会,人们为种植谷物而开始有了餐制了,古称“三食”,这是被人们普遍承认的规范

正常的作息制度,这样,就有了与此相适应的餐制。饮食制度,既利于生活,也利于生产。

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一般通行日食两餐,以汉唐时期三餐饭的具体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呢?

适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劳作,所以甲骨文中孔子曾说:“不时,不食。”也就是说不到该吃饭的

有“大食”、“小食”的记载。据董作宾先生《殷历谱》时候不吃。郑玄对此注曰:“一日之中三时食,朝、

说,商代的记时法,称上午7一9时为“大食”,下午夕、日中时。”郑玄是以汉代人们的饮食习惯来注解

15—17时为“小食”,两餐就食的时间已形成惯制,孔子这句话的,这说明汉代已经初步形成了三餐制

故被纳为时辰专名。

文档评论(0)

181****5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