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1古诗三首 出塞 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1古诗三首 出塞 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教学设计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教学设计

本课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主题,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感受人物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本课的《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边塞诗,描绘了边塞戍卒的艰苦生活和战争的残酷,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和对和平的渴望。

本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通过学习本诗,学生可以感受古代边塞将士的英勇顽强,理解和平的可贵,培养爱国情怀。同时,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素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出塞》。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和对和平的渴望。

3.学习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通过学习本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和背诵《出塞》。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学习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出塞》,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背诵诗歌,掌握诗歌中的语言表达,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感受诗中的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出塞》,使学生了解古代边塞文化,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力和认同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出塞》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诗人王昌龄通过描绘边塞戍卒的艰苦生活和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和对和平的渴望。

(2)掌握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分析,使学生了解诗中的意象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以及修辞手法如夸张、对偶等。

(3)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出塞》。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并在课后组织背诵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

2.教学难点:

(1)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古代诗歌的情感表达较为困难。教师需要通过讲解、对比、情景再现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2)学习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学生对于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对比、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3)诗歌的朗读和背诵。对于诗歌的朗读和背诵,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节奏、停顿、发音等方面的问题。教师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组织课堂朗读练习和课后背诵检查,帮助学生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

(4)感受诗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诗歌的美在于其语言、意象、情感等方面的融合。教师需要通过讲解、示范、引导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中的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

1.教学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2.纸质教材《出塞》文本。

3.教师教学指导用书。

4.学生学习笔记本。

课程平台:

1.班级学习微信群。

2.学校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

1.与《出塞》相关的音频资源(如朗诵、古筝音乐等)。

2.与《出塞》相关的视频资源(如古装剧、边塞风光纪录片等)。

3.与边塞诗相关的网络文章和学术资料。

教学手段:

1.问答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解法:对诗文内容、意象、修辞等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对比法: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中的美。

5.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6.朗读练习法:组织学生朗读诗歌,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7.背诵检查法: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阅读《出塞》文本,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如:“诗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要写‘万里长征人未还’?”等,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出塞》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如PPT、音频、视频等,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文档评论(0)

文档收藏爱好者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事业编考题需要答案请私聊我发答案

认证主体莲池区卓方网络服务部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FXTU3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