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审题立意及范文-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各地名校模考卷作文导写.docx

高考模拟作文“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审题立意及范文-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各地名校模考卷作文导写.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上学期零模考

“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审题立意及范文

【2025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上学期零模考试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论语》: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亚里士多德: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潜能。

《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蒙田:我所希冀的名声只是让人知道我曾安静地度过一生。

以上名言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一、作文材料类型及考查特点

材料类型:本题属于“名言警句类”作文题型,提供了来自东西方哲学家和思想家的四则名言,旨在考查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理解与对比。

考查特点:

考察学生对名言内涵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跨文化交流,理解不同文化视角下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审题步骤与方法

仔细阅读每则名言,理解其基本含义。

对比分析,找出名言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挖掘深层意义,考虑名言背后的哲学理念或人生智慧。

确定立意角度,选择一个或几个名言进行深入探讨,形成文章主题。

构思结构,规划文章框架,确保逻辑清晰,论据充分。

材料分层解读审题

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表层含义:这句话表面上是在描述一种明知不可能成功,但仍然去做的行为。

深层含义:反映了儒家的积极入世精神,强调的是在道德责任面前,即便面对的是看似无法改变的困境,也应该勇往直前,尽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它体现的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对理想和正义的执着追求。

亚里士多德:“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潜能。”

表层含义:强调人类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和完善自身的能力。

深层含义:这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追求,也是对人类理性、美德和智慧的肯定。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当通过实践美德来实现自己的潜能,从而达到幸福的状态,即“至善”。这里体现了古希腊哲学中关于“自我实现”和“幸福生活”的思考。

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表层含义:当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时,能够安然接受,并视为命运的一部分。

深层含义:庄子的道家哲学提倡顺应自然,认为人力有时而穷,过分强求反而会失去内心的平和。因此,能够认识到有些事情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并且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这是最高尚的品德。这种思想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顺应天道的重要性。

蒙田:“我所希冀的名声只是让人知道我曾安静地度过一生。”

表层含义: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深层含义:蒙田的这句话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个人价值和内在品质的重视,而非外在的名誉和地位。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和平静,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思想和行为,而非外界的认可。这种观点是对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一种反叛,倡导了一种更为内省和谦逊的生活方式。

综合分析

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强调了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积极态度,即使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也要勇于尝试。

亚里士多德:“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潜能。”?——倡导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价值,鼓励人们追求自我完善。

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主张顺应自然,接受命运,强调内心的平和与道德的极致。

蒙田:“我所希冀的名声只是让人知道我曾安静地度过一生。”?——反映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这些名言跨越了不同的文化和时代,共同探讨了个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追求自我价值、处理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名利与内心的平和。它们虽然出自不同的哲学体系,但都触及了人性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个人的价值和内心的和谐。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哲学在某些基本的人生态度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也存在差异,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角度。

四、结合解读所得的材料立意

立意方向:可以从“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的角度出发,探讨面对生活困境、追求自我价值、顺应自然规律以及追求内心平静的不同态度及其背后的哲学思考。

五、标题参考

标题建议:“于逆境中绽放,于顺境中安详——论人生的多重维度”

六、写作素材及运用指导

素材举例:古今中外的人物故事(如苏格拉底的坚持真理、王阳明的静坐致良知、海伦·凯勒的坚韧不拔等),历史事件(如二战期间普通人的勇气、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处世哲学等)。

运用指导:将素材与名言相对应,用以支撑不同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深度。

【回归课本素材——学以致用】

语文教材素材

《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运用指导:项羽在四面楚歌中的英勇表现,虽败犹荣,体现了孔子“知其不可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