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核舟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群文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西小丘记》等,体会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写作特色,了解其对后世游记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始》《钴》的基本内容;深入文本,体会“永州八记”的描写细腻和融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结合写作背景,感受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新课
由《小石潭记》导入柳宗元的山水游记。
回顾旧知,明确所学。
“永州八记”
简介“永州八记”的前四记,引出学习重点:进一步体会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写作特色。
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写作特色1:
描写细腻
紧扣文本,重点赏析《始》《钴》文中的写景语句,感受景物描写的细腻传神。
品味赏析,提高鉴赏能力。
写作特色2:
融情于景
借助议论抒情句,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融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知人论世,深入理解作品。
课堂小结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两个突出特点。
《小石潭记》(3)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西小丘记》等,体会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写作特色。
【课前预习任务】
背诵《小石潭记》,熟悉其写作特点。
【课上学习任务】
1.了解“永州八记”的前四记;
2.朗读《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西小丘记》;
3.赏析文中的写景语句;
4.感受融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课后作业】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钴潭记》,赏析写景语句,把握作者情感。
钴潭记
钴潭①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②,抵山石,屈③折东流,其颠委势峻④,荡击益暴⑤,啮其涯⑥,故旁广而中深⑦,毕至石乃止⑧。流沫成轮,然后徐行⑨,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⑩。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21)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注释】
(1)钴(gǔmǔ):熨斗,潭因形似熨斗而得名。
(2)冉水:即冉溪。奔注:奔腾直下。
(3)屈:通“曲”,弯曲。
(4)其:指冉水的源头。颠:头顶。颠委:首尾,这里指上游和下游。势峻:水势峻急。
(5)荡击:猛烈冲击。益暴:更加暴怒。
(6)啮:咬,引申作冲刷。涯:边沿。啮其涯,这里指侵蚀着岸边。
(7)旁广而中深:潭四周宽阔平浅,中间很深。
(8)毕至石乃止:水流最终碰到岸边的石头才停止。
(9)轮:车轮般的漩涡。徐:慢慢地。
(10)环:环绕。焉:兼词,在潭上。悬:自高处而下。
(11)居者:住户。
(12)以:因为。予:我。亟:屡次。
(13)旦:早晨。款门:叩门。
(14)不胜:承担不了。私券:借私人的钱款。委积:累积的压力。
(15)芟(shān):割、除去(草木)。芟山:割草开山。更居:变更住所,迁居。
(16)贸财:以物变卖换钱。缓祸:缓解目前灾难,这里指解救税债之灾难。
(17)崇:加高。其:指示代词,这里指潭。延:加长。槛:栏杆。
(18)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将泉水引至高处,使之落到潭中。
(19)潨(cóng)然:水声淙淙的样子。
(20)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在这里可以看见天空的高远,感受到空气的清爽。于以:于此。迥:高远。
(21)夷:古时对边远少数民族的贬称,这里指永州。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写景语句: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赏析写景:描写了钴潭水的奔腾转折和激烈气势。“自南奔注”,写出钴潭水来势迅猛;这奔注之水“抵山石”,又造成强烈的撞击;撞击之后,就“屈折东流”,使得水势稍缓;然后,由于上游和下游的地势落差,稍缓的水势又骤然强劲起来,而且“荡击益暴”,凶猛地向岸边冲撞,撕咬着裸露的石崖。一个“啮”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令人如见水势狂暴之状,如闻水势咆哮之声,非常生动形象。作者用了一系列的动词,细腻地描摹出屈折东流、狂怒不止的钴潭水的动态景观。水流对石崖年复一年地“啮”,便逐渐扩大自己的底盘,最终形成一个“旁广而中深”的钴潭。流水到达钴潭后,水流便失去了它先前的狂暴猛烈,开始带着水石相击后形成的车轮状的白色泡沫,缓缓地、平静地流淌开去。“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宛如一幅工笔的静态写生,其宁静轻盈之态,与前文的猛烈动荡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者情感:作者一开始惊叹于钴潭的浩大气势;购买钴潭后,又欢快地对其进行改造;结尾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点明了钴潭带给自己的乐趣。然而,钴潭的美景虽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