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命假设琴弦》教案
《命假设琴弦》教案课型:讲读课
教学类型:综合训练型教学目标:
体会本文传达出的人生哲理,力求到达共鸣。
分析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环境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文传达出的人生哲理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争论
课时打算:两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曾经有个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
他就是史铁生,他曾经荣获“2023年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奖年度精彩成就奖”,在授奖词中高度评价“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鄙视的作家之一”。
下面我们就进一步了解一下史铁生:
1951年生于北京,经受过插队等一系列动乱,在风华正茂的21岁突然因病至瘫,从今在轮椅上一坐就是30年。1998年疾病再次袭来,他几乎失去肾脏。他曾想过,但最终找到了文学之路来解放自己。现在他一周要做三次透析,但他仍坚持写作,哪怕一天只写几行。他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
他的《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来最优秀的散文之一。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他的另一篇力作《命假设琴弦》。
一、阅读课文,整理故事情节
小说的仆人公是谁?他们是干什么的?明确:瞎子师徒,弹琴说书。
他们在哪里弹琴说书?住在什么地方?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
特点?
明确:在一片荒凉、偏僻的大山里。住在破败不堪的小庙里。环境恶劣,条件困难。
为什么生活环境恶劣,成天奔忙劳碌,瞎子师徒却很欢快呢?他们兴致勃勃地翻山越岭、弹琴说书的动力是什么?
明确:奋斗目标。老瞎子的师傅在他的琴槽里放了一张药方,只要他弹断一千根琴弦就可以取出药方去抓治好眼睛的药。小瞎子宠爱一个叫兰秀儿的女孩,对感情布满了惊奇的想象。
他们的目标实现没有?
明确:没有。老瞎子为之奋斗了一生的药方是一张白纸。兰秀儿嫁到了山外,小瞎子失恋了。
二、给同学们3分钟的时间整理思路,答复:1.老瞎子的人生:
老瞎子生来看不见,人生处于逆境,但他有一个奋斗目标,因此过得充实和欢快。他觉察药方是一张白纸后,陷入无望,失去了活着的动力。阅读小说第七局部,划出相关句子,说一说小说是如何表现老瞎子患病打击之后的无望心情的?
明确:
①环境描写:漫天大雪天空灰暗空旷安静衰草瑟瑟
点拨:作者设计老瞎子回到野羊坳时是冬天,改为鸟语花香、生气勃勃的春天好不好?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不好。环境描写渲染了苍凉、安静、萧瑟的气氛,衬托老瞎子悲凉、无望的心情。
②动作描写:蹒蹒跚跚
点拨:老瞎子寻常弹琴说书翻山越岭,应当习惯了走山路,这时走路为什么蹒蹒跚跚?
明确:蹒蹒跚跚,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这个动作表现出患病巨大的打击之后,老瞎子的精神和身体都不太好了。
③肖像、神态描写:骨头一样的眼珠脸色骨头一样的苍白面容憔悴呼吸孱弱嗓音嘶哑
明确:神态描写和肖像描写表现了老瞎子患病打击之后形容憔悴,精神无望。
老瞎子一度精神崩溃,但最终走出了无望的深渊,他经受了怎样的心路历程?阅读第七、八局部,划出相关语句,请
学生读一读。
合作探究:小说通过老瞎子的人生经受和思考提示了什么哲理?“命假设琴弦”有何含义?争论后,各小组与大家共享探究结果。
教师点拨:老瞎子为虚设目标奋斗的一生有没有意义?如何才能走出人生的逆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
老瞎子的人生经受和思考总结:
①目的成空,老瞎子的心弦断了,失去了活着和奋斗的动力。
②回忆过去,觉察辛苦的生活之所以欢快而充实是由于有个目的把心弦扯紧。
③人生需要目的,即使是虚设的。没有目的,琴弦就拉不紧,人生就没有追求过程的欢快。
④不必在乎最终的目的,在目的的牵引下,获得过程的欢快最重要。
老瞎子的心路历程:心弦断了———回忆思考———彻悟〔目的成空〕〔目的让生活充实欢快〕〔命假设琴弦〕探究总结:
命假设琴弦: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人生哲理:1.走出人生的逆境需要目标〔哪怕是虚设〕。2.生命的意义是在过程中获得欢快。
3.药方和琴弦的象征义?
药方:象征着人生虚设的目标。
琴弦:象征着人生,一千根琴弦之后就是人生的过程。4.难点争论
琴弦在课文中有很强的象征意味,三代之间,从800到1000,再从1000到1200,琴弦数量在增加,那么这种增加代表着生存的期望
更大了,还是更渺茫了?
你觉得小说的故事有多大的可信度?这种可信度是否会影响这篇作品的价值?
答:可以组织学生简洁争论,确定故事是否可信。然后明确:故事的真实与否并不影响作品的意义,由于这本身就是一篇哲理小说,其情节合理合情,但并不特别追求细节。作品的意义是通过这个符合生活规律的故事阐述人生的一个道理。
小说结尾处,老者为什么要告知徒弟说他记错了师父的遗言?答:由于老人要将期望传给少年,所以用一个善意的谎话劝慰他,
给他以战胜困难、连续生存、看到光明的期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