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社会生活与文化交流__中国古代选择性必.docVIP

新教材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社会生活与文化交流__中国古代选择性必.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讲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标要求】

1.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探讨。

2.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3.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4.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实行的重要措施。

必备学问·自主学习

学问点一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链接·选择性必修1·P45~48】

1.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德治

①背景:夏商时期,君王及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②起源:西周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________”的思想。

③发展: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君找寻治国新思想。

(2)法治

①早期国家已有法律。夏朝有____,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

②郑国的子产“______”,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德治与法治之争开启。

(3)德治与法治之争的表现

主见

代表人物及观点

儒家

人性善,

德治

孔子

统治者要“________”,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孟子

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法家

人性恶,

法治

商鞅

嘉奖耕战,爱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

韩非

提倡君主以法、术、势驾驭臣下,“________”“以吏为师”

(4)德治与法治之争的选择

①儒家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宣称“__________________”,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战国时期。

②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意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心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

2.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时期律令具有法律效力: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汉朝沿袭秦律,制成______,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

(2)魏晋时期律令具有法律效力:律令儒家化。

①因素

a.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学问分子以经注律。

b.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吩咐专用儒家思想来说明律令。

②评价:法律以亲属之间的________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3)唐朝——律令体系完备

①唐朝法律:唐高宗时期修订颁布《永徽律》。后唐高宗命人撰成《永徽律疏》,即《___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记。

②唐朝教化:提倡礼治:颁行《__________》,是一部体系浩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基层教化:在社会层面,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________的阅历,强化基层教化。

3.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法律

①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

②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③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______》,在司法实践中特殊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④清朝: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了《________》。

(2)教化

①程朱理学逐步确立统治地位,限制教化与科举,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化族规、家训之中。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________教化乡里。

②北宋吕大钧兄弟创建乡约;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____”,渐渐带有强制力;清朝乡约宣讲内容为康熙帝的“________”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常引用《大清律例》。

③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学问点二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链接·选择性必修1·P93~95】

秦汉

(1)田赋:秦朝税率极高。汉初税率大大降低

(2)人头税:秦朝口赋极重。汉朝分口赋、算赋,不分男女

(3)徭役:秦汉有更卒、____、戍卒三种

隋唐

(1)隋朝向民众征收租调役

(2)唐朝实行________

(3)780年,唐朝改行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宋朝

(1)征收两税,但附加税超过正税数倍

(2)除征收代役金外,还派发各种徭役

(3)王安石推行______

元朝

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元朝在税粮外又有______

明朝

(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

(2)明朝后期,推行________

清朝

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__________,人头税被废除

学问点三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链接·选择性必修1·P99~101】

1.历代户籍制度演化

战国

时期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以五家为“伍”的方法编排户口

秦朝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有户籍、宗室籍、宦籍和市籍等

汉朝

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20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