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次工业革命

设计说明

本课的知识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加上已经有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经验,因此学生能够较好地联系生活实际,从而掌握本课的知识点。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感受发明家非凡的人格魅力,但是,学生可能较难理解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补充相关史料或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教学中,可以采用表格归纳和综合比较等方式;在难点知识教学中,可以采用材料分析和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开始时间、重要标志、特点和影响。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如电的应用,爱迪生的发明,内燃机、汽车、飞机的发明等,理解科学技术进步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崇尚科学的意识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图片资料: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著名发明家及科技成果图片。

(二)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情境

今天,我们用电话联络远方的亲朋好友,在电灯下学习,坐汽车、乘飞机出行……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便利。你知道电话、电灯、汽车和飞机是何时出现的吗?

二、预习检查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时间、重大成就。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学习任务一

电的应用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材料通过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劳动力被大量解放出来;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蒸汽机激发了人的需求,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

学生回答:

(1)政治基础: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3)市场、原料等条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技术支持: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并运用学过的知识,从政治、经济、科技等角度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自然科学领域的突破和市场的需要。

2.电的应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8页第1自然段的内容,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最显著的成就。

学生回答: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显著的成就是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教师提问: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学生回答: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的发电机。到19世纪7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8页第2自然段和第19页“人物扫描”中的内容,了解爱迪生的发明创造。

学生回答:他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并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教师提问:爱迪生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回答:善于思考,勤于探索,敢于实验,持之以恒,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等。

教师提问:此后,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又出现了哪些发明创造?

学生回答: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

教师总结:电的发现和广泛应用,使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建构知识体系。

四、学习任务二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9页的内容,梳理内燃机的发明过程。

学生回答:

时间

国家

发明者

名称

1876年

德国

奥托

煤气内燃机

1883年

德国

戴姆勒

汽油内燃机

1892年

德国

狄塞尔

柴油内燃机

教师总结: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9、20页的相关内容,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

学生回答:(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2)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此后不久,中国人冯如制造出了更先进的飞机。

(3)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教师提问:综上,内燃机的发明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

文档评论(0)

yanxiaosa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家好!本人在此郑重声明:本账号所有文档均出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收集归纳不易,请手下留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