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时代青少年自杀现象研究.pdfVIP

社交媒体时代青少年自杀现象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交媒体时代青少年自杀现象研究

摘要:随着社交媒体的发达,青少年自杀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然已有研究多

关注整体,缺乏对青少年自杀行为历程的关注。通过寻找较有代表的七起青少年

自杀案例,辅以对自杀者主要社会关系、自杀未遂者的深度访谈,我们力图构建

出青少年自杀的行为历程。调研发现,结构压迫、思维失控和行为表演是青少年

自杀的三个主要历程。分析表明,结构思维、交流缺乏以及视身体为意义的书写

载体是青少年自杀的重要原因。改变结构思维模式,关注青少年与近亲的疏离程

度,构建健康的网络陌生人关系,探索网络健康的释压方式是防范青少年自杀的

关键所在。

关键词:青少年;自杀;结构;思维;表演

一、研究缘起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1]显示,每年有80万以上的人死于自杀,更有不少于10

倍的自杀未遂者。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过去16年的统计数据,中国

青少年自杀率虽持续下降,但情况依旧严峻,已成为继交通事故、溺水和白血病

之外的第四大致死因素。

对于自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自杀的现状以及自杀原因的探寻上。1897年,

涂尔干就认为,社会形成的集体力量,决定着自杀人数的变化,并从社会关系的

角度解释自杀的原因。[2]此后,莫里斯哈布瓦特、卡尔门林格尔、施纳曼德等国

外的学者不断在迪尔凯姆基础上丰富理论,相继提到了社会鼓励、冲动行为、判

断错误等观点。我国关于青少年自杀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自杀现状研究

多关注“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认为自杀

原因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有遗传、心理和人格三大因

素组成。其中遗传因素引起的病理现象如狂躁症、抑郁症、精神分裂[3]等神经医

学的症状;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抑郁程度[4]、焦虑感[5]、生活满意度[6]、孤独感

[7]、压力感、绝望感[8]等;人格因素包括偏执和敌对[9]。外部环境则主要包括家

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主要与青少年所成长的家庭中关系亲密

度[10],家庭矛盾的冲突性[11],父母养育方式[12]以及童年创伤经历等相关。近

期研究表明,被人打骂、被压迫感、缺乏成就感、学习不适应,以及老师、同学、

恋爱等人际关系不适应等现象是我国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主要原因。

已有理论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产生与所处环境以及自杀意念的形成

密切相关,但相关研究缺乏对青少年自杀既遂和未遂者生命历程的关注,详细描

述其在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中的表现,对于认识和了解和防止青少年自杀行为具

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研究方法

已有研究对何为青少年,界定并不一致,但总体而言落在10-25岁的年龄区

间内。在我国,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其毕业年龄一般到25岁左右,由于学

生阶段的群体并无独立生活能力,接触社会较少,其思想相对单纯。因此,根据

大众认知、独立生活能力以及心理学的界定,本研究主要关注“10-25岁”的社会群

体。

为充分了解自杀青少年自杀前的生命历程,课题组选择了八个有代表性案例

进行深度访谈,成功完成七个案例的访谈工作。七个案例,我们充分考虑到自杀

青少年的年龄、身份、性别、社交媒体使用情况以及自杀直接原因等方面因素,

力求案例具有最大的代表性。

表1调研采访案例详情

人物自杀地自杀时身份主要原自杀

点间因方式结果

王建江2018-5-无业跳楼既遂,

成西南昌12失恋引发模

·

仿

胡靖湖2018-5-无业创业失相约

北武汉26败烧碳既遂

·

唐云湖2018-10-初三对教师相约

思南衡阳15学生不满服毒既遂

·

李婉河2018-10-高三成绩下跳楼

心北衡水25学生降既遂

·

袁嘉河2019-1-高三要求未跳楼

辰南濮阳15学

文档评论(0)

152****57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