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外科护理》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人护理学学习任务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导入情景李先生,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行走不稳,右侧肢体笨拙,由家人搀扶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发育中等,语言流利,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应灵敏,听力正常,肌张力正常;右侧面部针刺感减退,走路不稳,右侧上肢系扣、书写笨拙,右侧肢体共济障碍,指鼻试验右侧差。问:1.该病人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什么?2.护士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学习目标概述颅内肿瘤(intracranialtumors)又称脑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两大类。原发性颅内肿瘤可发生于脑组织、脑膜、脑神经、垂体、血管及残余胚胎组织等。继发性肿瘤指躯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的肿瘤。病因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表明,细胞染色体上存在着癌基因加上各种后天诱因可使其发生。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外伤、射线、化学因素、病毒、胚胎残余组织。护理评估1健康史:要详细采集病史和全面体格检查,了解诱发因素。2身体评估:因病理类型和病变部位不同,有不同的症状体征,但颅内压增高和局灶性症状和体征是其共同的表现。3心理-社会支持情况:评估病人对疾病的心理活动或情绪反应,评估家庭成员对病人病情的关心、支持程度。身体评估颅内肿瘤颅内压增高:约90%以上的病人出现颅内压增高的临床症状,通常呈进行性加重。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局灶症状指脑瘤引起的局部神经功能紊乱。身体评估局灶症状指脑瘤引起的局部神经功能紊乱,有两种类型:一是刺激性症状,如癫痫、疼痛、肌肉抽搐等。二是麻痹性症状,即正常神经组织受到挤压和破坏而导致的功能丧失,如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辅助检查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神经系统X线检查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图(BEAM)脑电诱发电位记录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脑磁图治疗要点降低颅内压以缓解症状,争取治疗时间。手术治疗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放疗和化疗。其他治疗如生物、基因、栓塞等,都在进一步发展中。护理问题自理缺陷与肿瘤压迫导致肢体瘫痪及开颅手术有关。有外伤的危险与肿瘤压迫出现肢体瘫痪、视力视野障碍和精神症状有关。体像紊乱和情境性低自尊与外貌、功能和角色的改变相关。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颅内积液和假性囊肿、癫痫、脑脊液漏、尿崩症。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心理疏导,运用沟通技巧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相关信息,以消除对事件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不良心理反应。完善术前相关检查,针对不同的神经功能障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2.术后护理(1)加强生活护理:体位:幕上开颅术后病人应卧向健侧,避免切口受压。幕下开路后术后早期易取去枕侧卧或侧俯卧位;经口鼻蝶窦入路术后取半卧位,以利伤口引流。后组脑神经受损、吞咽功能障碍者只能取侧卧位,以免口咽部分泌物误入气管。护理措施2.术后护理(1)加强生活护理: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饮食:术后次日可进流食,以后从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食。

文档评论(0)

深耕护理职业教育近20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医学职业教育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1月1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