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新教材期末检测试卷.docx

地理 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新教材期末检测试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潜在生境及居民点密度在两流域寿溪渔子溪均有明显差异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栖息地主要集中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区,其中寿溪流域和渔子溪流域大熊猫数量较多这些地区环境优美,光照充足,适合大熊猫的繁衍同时,两地熊猫食性和繁殖习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寿溪流域熊猫更喜欢吃竹叶,而渔子溪流域熊猫则更喜欢草食由于栖息地的特殊性,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习性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成为了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

期末检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耕地在国家经济发展建设中具有多种功能,如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基本生活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等功能。读“我国1949~2011年耕地功能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1985年后出现的曲线②反映的耕地功能是()

A.生态安全维护?B.国民经济贡献

C.基本生活保障?D.粮食安全保障

2.引起曲线①功能强度持续上升且跃居首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总数巨大?B.现代农业的发展

C.大力开垦荒地?D.地理环境的变化

答案1.A2.A

解析第1题,生态安全维护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环境问题突出时,我们才会意识到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一般较晚才会出现。故选A。第2题,图中①应该是粮食安全保障功能。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的安全保障功能将持续得到强化并处于首位。故选A。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3~5题。

3.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4.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A.工业排放的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建筑工地的扬尘

5.图中①环境问题的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答案3.B4.D5.C

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各环境问题分布可以看出,①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和亚欧大陆内部地区,是荒漠化问题;②分布在西欧发达国家,是酸雨问题;③存在于非洲的原始森林区,是原始森林破坏问题;④包括我国的农业区和南亚、西亚的农业区,是农田土壤侵蚀问题;⑤分布在沿岸海域一带,是海域污染问题。故选B。第4题,酸雨形成的主要物质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建筑工地的扬尘主要是粉尘,其不能形成酸雨。故选D。第5题,做本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自然原因”,A、B虽然能造成荒漠化土地日益扩大,但均属人为因素。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是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故选C。

滴灌是指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现代农田最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推广。下图是“我国某地滴灌技术及施肥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图中针式滴头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植物根系的吸收率

B.有效控制滴水量

C.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D.阻止污染物渗入土壤

7.滴灌技术的优点包括()

①调节田间气候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③增加地下水水量④减少无效蒸发⑤适宜全年灌溉⑥保持土壤结构

A.①④⑤?B.②③④

C.②④⑥?D.④⑤⑥

8.目前,影响滴灌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推广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劳动力不足?B.农业科技落后

C.水资源不足?D.经济成本较高

答案6.B7.C8.D

解析第6题,利用针式滴头进行滴灌不能改变植物根系的吸收率,A错;运用针式滴头使滴入土壤中的水较少,能有效控制滴水量,B对;针式滴头的使用对土壤中水分蒸发没有影响,C错;滴灌不能阻止污染物渗入土壤,D错。第7题,土壤中水分较少,不能调节田间气候,①错;土壤中水分较少,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②对;滴灌水量小,对地下水水量影响不大,③错;滴灌能减少水分的无效蒸发,④对;滴灌主要用在农作物生长期,不会全年灌溉,⑤错;滴灌水量较小,可以起到保持土壤结构的作用,⑥对。故选C。第8题,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生产投入成本较高,我国西北地区经济落后,滴灌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推广受到较大的限制,D正确。

生境又称栖息地,是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生态地理环境,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下图示意我国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潜在生境及居民点密度在两流域(寿溪、渔子溪)集水区等级上的分布。距离河源越远,距离河口、流域出口、干支流交汇处越近,集水区等级越高。据此完成9~10题。

9.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得出()

A.流域集水区等级越高,流域内居民点密度越小

B.居民点密度越大,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越好

C.两流域Ⅱ级集水区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差

D.两流域Ⅰ级集水区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好

10.为应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潜在生境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文档评论(0)

159****19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