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痹证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痹证;一[概述]

(一)概念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一)文献论述

中医文献中有关痹证的论述相称丰富。

《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因感邪季节、患病部位及临床症状的不一样,《内经》又有五痹之分。

《素问·痹论》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素问·痹论》还以整体观论述了痹与五脏的关系:“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并在预后方面指出:“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者痛久,其留连皮肤者易已。”;王焘《外台秘要》述其症状痛如虎咬,昼轻夜重,而称“白虎病”;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又称为“历节风”;

严用和《济生方》则称“白虎历节”;

朱丹溪《格致余论》又称“痛风”;

王肯堂《证治准绳》对膝关节肿大者称为“鹤膝风”,手指关节肿大者称为“鼓褪风”;

李中梓《医宗必读·痹》阐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则;

叶天士对痹久不愈,邪入于络,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并重用虫类药剔络搜风,对临床均有较大指导意义。;(三)与西医疾病的关系

本病的临床体现多与西医学的结缔组织病、骨与关节等疾病有关,

常见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

肌纤维炎

强直性脊柱炎

痛风

骨关节炎;二【病因病机】

痹证的发生与体质原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及饮食等有亲密关系。

正虚卫外不固是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证发生的外在条件。

邪气痹阻经脉为其病机主线,病变多累及肢体筋骨、肌肉、关节,甚则影响脏腑。;(一)??病因

1.外因

(1)感受风寒湿邪:久居潮湿之地、寒冷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暴雨浇淋、水中作业或汗出入水等,外邪注于肌揍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发为风寒湿痹。

由于感受风寒湿邪各有所偏盛,而有行痹、痛痹、着痹之别。

若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复感风寒湿邪,可从阳化热;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亦可蕴而化热。;(2)感受风湿热邪:久居炎热潮湿之地,外感风湿热邪,袭于肌揍,壅于经络,痹阻气血经脉,滞留于关节筋骨,发为风湿热痹。

2.内因

(1)劳逸不妥:劳欲过度,将息失宜,精气亏损,卫外不固;或剧烈活动后体力下降,防御机能减少,汗出肌疏,外邪乘袭。;(2)久病体虚:老年体虚,肝肾局限性,肢体筋脉失养;或病后、产后气血局限性,揍理空疏,外邪乘虚而入。

此外,恣食甘肥厚腻或酒热海腥发物,导致脾运失健,湿热痰浊内生;或跌仆外伤,损及肢体筋脉,气血经脉痹阻,亦与痹证发生有关。;总结:

外因:风寒湿邪

病因风湿热邪

内因:久病体虚-肝肾局限性-筋脉失养

劳逸不妥-精气亏损-卫外不固

饮食不妥-脾失健运-湿热痰浊

外伤内盛;(二)、病机

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留滞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是痹证的基本病机。

;1.平素体虚,阳气局限性,卫外不固,揍理空虚,易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痹阻筋脉、肌肉、骨节,而致营卫行涩,经络不通,发生疼痛、肿胀、酸楚、麻木,或肢体活动不灵。外邪侵袭机体,又可因人的禀赋素质不一样而有寒热转化。

2.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者,感受风寒湿邪,易从阳化热,而成为风湿热痹。阳气虚衰者,寒自生,复感风寒湿邪,多从阴化寒,而成为风寒湿痹。;3病理变化

痰浊、瘀血、水湿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痹证日久--气血运行不畅--痰浊、瘀血痹阻经络--皮肤瘀斑

--关节周围结节

--屈伸不利

与外邪相和—关节肿胀,僵硬,变形

2)痹证日久—气血耗伤—气血亏虚(贫血);3)痹症日久—由经络转致脏腑—对应脏腑病变(心痹)

病位:

1、病初邪在经脉,累及筋骨、肌肉、关节

2、日久耗伤气血,损及肝肾,虚实相兼;

3、痹证日久,也可由经络累及脏腑,出现对应的脏腑病变,其中以心痹较为多见。;预后

初期发现,及时治疗预后尚好,

晚期关节变形,强直,肌肉瘦削,生活不能自理。;三【诊查要点】

(一)、诊断根据

1.

文档评论(0)

181****8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