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某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起点位于××县××村,顺接规划的某高速公路,全长45.961公里。本合
同段起讫桩号为K37+000~K43+560,全长6.56km。路线沿王卫大堰及其上游的水库布设,后
在K38+500跨越××市规划区东城大道,又跨越S215,在S215南侧预留互通立交桥八里亭
互通立交建设条件,沿山体布设至K41+400,后又在两山间的沟谷布设直至K43+560;平曲
线最小半径2700m,最大纵坡2.97%。
全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封闭、全立交,设计时速120km/h。其中:
K39+975.141~K43+963.865段与规划的扬州至绩溪高速公路共线,采用双向六车道,路基宽
34.5米;其余路段均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28米。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
Ⅰ级,路面面层类型为沥青混凝土。
建设单位:×××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1.2地形、地质条件及水文、气象条件
本项目处于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西南部及东南部地势较高,中部和北部为丘陵和平原。
微地貌单元可分为河漫滩、一级阶地、二级阶地、岗地、低丘、高丘六个微地貌形态类型。
本合同段位于低丘地貌。本项目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区,具有以下特点:季风明显,
四季分明;光温同步,雨热同季;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全区年平均温度为15.7~15.9℃,
年降水量在1200~1300mm之间;梅雨显著,夏雨集中,平均梅雨量200~350mm,一般约占全
年雨量的四分之一。夏雨集中是季风气候的特征之一,一般夏季降水500~600mm,占全年降
水量的40%左右。
1.3水、电力、交通及通讯条件
本标段工程位于山岭丘陵区,用水基本能满足施工要求;施工用电采用接地方用电干线
(需经地方电力部门批准),辅以自发电;进场道路条件一般,主要有东城大道和S215,路
线在K38+500处与东城大道斜交,该市政道路状况良好,可作为施工运输的主要道路,与后
期的施工便道形成施工运输网络;另外,从S215经施工便道可进入路基,经K37+150处村
村通(为3.5m宽的泥结碎石路面)能够到达本标段的五高路大桥。该地区通信网络发达,
通讯条件良好。
本合同段根据路线走向及路基实际的地形、水系特点,施工便道K37+000至K38+600沿
路基右侧布设,可由K38+530处路基与东城大道的交叉处进入。在K37+025、K37+150、K37+430、
K37+922、K38+005及K38+520等路基涵洞通道的便道处,分别埋设圆管涵,圆管涵直径为
1.5米,涵洞两侧用砌石进行防护。
1.4工程重点及难点
(1)本标段填挖结合部较多,结合部的处理是路基施工控制的一个重点。
(2)本标段高边坡共计4处共计903m,分别为K37+680~K37+910左侧、K38+020~K38+300
右侧、K40+610~K40+900右侧、K43+187~K43+290左侧,其中K43+187~K43+290左侧最大边
坡高度达29m,施工难度大,填挖结合处的台阶衔接及高边坡开挖及防护是本项工程的关键。
(3)本标段的桥梁工程施工是影响本项目总体工期、质量的主要因素,桥梁工程施工
作为本工程的重点。
2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项目经理部的项目领导层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总工1人、项目副经理3人、项目书记
1人;项目部驻地设在K38+500路基右侧与××市东城大道交叉处,距S215省道91KM处约
500m;下设“六部二室”的项目职能管理层,即工程技术部、安全环保部、物质设备部、
综合管理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中心试验室、总工程师室,“六区一站一场”的项目施
工作业层,即六区:路基一工区、路基二工区、路基三工区及桥梁一工区、桥梁二工区、桥
梁三工区,每个路基工区设土方施工、石方爆破施工、涵洞施工及防护排水综合施工队。由
此形成作业工区管点,职能部室管线,项目班子管面的点线面立体管理格局,横向到边,纵
向到底,不留管理死角。
图1施工机构组织图
3施工总体布署
3.1施工总平面布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黏性土的稠度状态电子教材.doc
- 黏性土坡稳定分析.docx
- 摩擦角及自锁.doc
- 抹灰工程的清单项目及工程量.pptx
- 抹云楼图书馆.pptx
- 茉莉花茶传承人黄锦河简介.ppt
- 茉莉花茶传承人黄荣新简介.ppt
- 茉莉花茶传承人徐炳奇简介.ppt
- 茉莉花茶市场现状.pptx
- 茉莉花蛋糕卷.ppt
- 地理信息科学_第三次农业普查影像数字化项目.pdf
-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实验.docx
-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小说阅读理解提高练(含答案).docx
- 202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一模英语试题2(含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七年级语文(含答案).docx
-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中考英语语法专题练习 特殊句型(含答案).docx
- 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贵州省安顺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