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实践。本单元的课文包括三篇现当代写景散文和四首古诗词。这些古今名篇描绘了优美的四时之景,语言生动形象,清新自然;层次清晰,中心明确;巧用修辞,描绘神韵;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抒情真挚,情感热烈,不仅语言美,情感美,同时营造了美好而深远的意境。
课文是最好的范文,把对课文的教学和学生的写作训练结合起来,是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次的写作教学将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细心感受大自然的景物变化,用心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捕捉美好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并借鉴课文运用的写作方法,从课文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的信心。
教学目标:
1.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用心感受大自然的景物变化,从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诗文中汲取营养,学习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生活体验与感受。
2.掌握观察的方法,学会运用观察的方法感受自然,发现自然和生活中的美,获得写作素材。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热情,明确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4.培养写作的兴趣,养成学生留心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热情,增强学生表达的信心。
2.帮助学生挖掘生活中可以写作的材料,引导学生细心观察。
教学难点:
1.学习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学会运用这些写作技巧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生活体验与感受。
2.搜集、整理写作素材。
教学策略
1.借助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2.学习借鉴经典课文,分析并归纳写作方法。
3.进行写作演练,学生记录观察所得,落实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是我们升入中学后的第一次作文课,你们当中可能会有同学害怕写作文,拿起笔觉得无话可说。没关系,从现在开始,放下这种畏难的心理,不要把写作看成“高难度动作”,而要把它看成是生活中必需的,是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就像日常说话一样。其实,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
同学们不妨试一试,先别考虑像不像一篇文章,就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写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与想法,不给自己设定什么目标,这样写起来就会很放松,不觉得难了。
二、跟着课本学写作
(一)写自己熟悉的景物,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1.学生速读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这篇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选取了大家最熟悉的五种景物,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迎春图。能表现春天特点的景物有很多:冰雪融化、杨柳发芽、燕子归来.......但朱自清先生在《春》一文中却选取了草、花、风、雨、人这五种有代表性的景物对春天进行描绘。小草是最先感知春天由枯黄转绿的,有代表性;花儿开放是春天的主旋律,有代表性;春风和春雨与其他季节全然不同,也有代表性;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不能少。
通过对《春》这篇课文的回顾,我们明白。写景要写自己熟悉的景物,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这样更能表现出所写对象的特点。
2.学生速读《济南的冬天》一文,谈谈作者是如何选取景物的?
预设:为了描绘济南的冬天,老舍先生选取了最能代表济南冬天的两种景物:山和水。写了济南冬天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的远山。写济南冬天的水突出了水的绿、清亮的特点。山和水,共同构成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3.练一练
请以《故乡的秋天》为题。用四个熟悉的、有代表性的景物来表现它的美。
预设:(1)秋风(2)秋雨(3)柿子(4)落叶.......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可拓展为什么熟悉且有代表性)
(二)多感官写景。
写景散文,不仅要把眼睛看到的美景写下来,把听到的美景写下来,还要充分调动人体的多种感觉器官,从触觉、味觉、嗅觉等不同的感官角度描绘所写的景物。
读《春》一文,“春风图”的语段,思考作者用到了哪些感官?
“吹面不寒杨柳风”......
预设:风是无形的,作者却可以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来加以描绘。
视觉:鸟儿,繁花嫩叶,牧童
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嗅觉: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各种花的香,微微润湿的空气。
听觉:宛转的曲子,轻风流水声,牧童的短笛声。
充分调动人体的多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通“看、听、闻、尝、触、想”这些观察的方法,从不同感官角度描写出景物的色、形、声、味这是写景类文章的一种基本写作技巧。
(三)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让描写的语言生动起来。
读《雨的四季》一文,描写“秋雨”的段落,体会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语言生动形象地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7《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docx
- 4《海燕》教学设计.docx
-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2 智取生辰纲 教学设计.docx
-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5_ 周亚夫军细柳 学案(含答案).docx
- 21 创造宣言——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docx
- 22智取生辰纲——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docx
- 23 范进中举——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docx
- 24 三顾茅庐——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docx
- 初中语文八年级9《桃花源记》任务驱动型教案.docx
- 第1课《邓稼先》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