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五四制).pdf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五四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语文园地二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掌握阅读时提问的技巧,养成积极提问的习惯。

学习目标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生字,理解其含义。

3.理解排比句、设问句的表达效果,并能仿写设问句。

4.积累并理解文言文中的名句,提升文化素养。

学习1.养成提问的习惯,积累古文名句和成语,学习设问句的运用。

重难点2.理解设问句的表达效果,并能在实际中灵活运用。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基础和阅读理解能力,但提问习惯尚未完全形成,

学情分析对设问句的理解和运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古文名句的积累也相对较少。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启思引问,养成习惯

1.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随着第二单元的学习接近尾声,我们像探险家一样,在语言文字的海洋

里遨游,发现了许多宝贵的宝藏。今天,我们将一同踏入《语文园地二》,这里不仅有丰富的

知识等待我们去挖掘,还有更多有趣的语文游戏和技巧等待我们去掌握。让我们携手并进,一

同享受这场学习的盛宴吧!

经过上一单元的学习,大家一定已经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如何在阅读中更深

入地探索知识,更全面地理解文章呢?接下来,我们将进入第一个任务,在这个任务中,我们

将学习如何通过提问来深化我们的阅读体验,让思维更加活跃,理解更加深入。

2.学习交流平台。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你们在阅读时有没有遇到过不懂的地方?

是怎么解决的呢?

学生分享阅读经验。

3.教师小结。

我们获取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的过程。

所以我们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好习惯。那么为了更好地提出值得思考

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①熟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写作方法和主要内容。

②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和相关背景知识。

学习任务二:形声探源,理解字义

1.学生大声朗读“识字加油站”中的字词。

2.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在第一组字中,用横线连接的两个字读音相同,且这两个字都包含相同的部分。但它们的

偏旁不同,意思也不同,它们都是形声字。

在第二组字中,每一小组都有相同的偏旁,提示了其相关的意思。

3.讲解“形声字”。

形声字是由两部分组合而成的字,其中一部分表示事物的类别或含义,而另一部分表示事

物的读音。

4.教师结合偏旁讲解每个字的含义,如“注”与“驻”的区别。

5.鼓励学生列举更多相似的形声字,加深理解。

教师小结。

通过形声字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许多新朋友,还掌握了汉字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接

下来,我们要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句子和段落中,看看它是如何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有

力的。进入第三个任务——“词句段的奇妙运用”。

学习任务三:句式趣谈,仿写练习

1.PPT展示两组句子,引导学生讨论两组句子的差别。

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

意思层层递进,语意更强,更能体现出当时生活条件的落后。

那时没有收音机、电视、飞机和宇宙飞船。

语音平平,不能给人强烈的感受。

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那条狗爱叫的特点。

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语音平平,不能给人强烈的感受。

2.观察句子,交流发现。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竺可桢每天去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去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

①前半句是疑问句——疑问词+问号

②后半句是对前面问题的回答

设问句。

3.教师讲解设问句的定义、作用。

定义

设问句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的修辞手法。

作用

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4.拓展延伸:

诗中的设问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加微信wkl436858),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如遇课件中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或私信,一定予以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43101132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7月2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