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4《燃烧条件的探究》教案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4《燃烧条件的探究》教案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9页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实验活动4《燃烧条件的探究》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主要是学生动手实验,在实验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加强小组合作精神,提升思维综合能力。从化学反应的内在逻辑看,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更好地应用化学反应。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使学生从化学科学的角度认识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愿望。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能控制反应的进行,所以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控制燃烧的进行,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二、学情分析

从理论上看,对于燃烧和灭火,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从生活经验来看,燃烧这一最常见的现象学生也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从实验技能来看,通过前面几节实验活动的学习使他们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而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活动,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上需要进行引导和规范。个别学生可能还对燃烧有一定的恐惧,在实验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设计思路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精神,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实践性和探究性。

四、教学目标

【化学观念】

学生能够认识燃烧的特征,理解物质燃烧是化学变化。

【科学思维】

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初步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学习归纳知识的思维方法。

【科学探究与实践】

分析燃烧条件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培养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和科学推理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增强安全意识。

五、教学重点

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

六、教学难点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意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一个既熟悉又充满奥秘的自然现象——燃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燃烧无处不在,从厨房的炉火到夜晚的灯火,再到火箭升空的壮观场景,都离不开燃烧这一化学反应。那么,燃烧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活动4来揭开这个谜团。

一、引入新课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关于燃烧的知识。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它通常涉及可燃物与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仅仅有可燃物和氧气并不足以引发燃烧,还需要满足其他条件。那么,这些条件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实验来一一探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实验中的变化

二、实验目的与原理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探究燃烧所需的三个基本条件:可燃物、助燃物(通常为氧气)以及足够的温度(即着火点)。理解这些条件对于预防火灾、合理利用燃料以及进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器材与药品标准

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器材和药品:

器材:酒精灯、火柴、烧杯、镊子、铜片(或铁片)、滤纸、小木块、棉花球、水等。

药品:白磷(注意:白磷为易燃固体,需小心存放和使用)。

请大家检查实验桌上的器材和药品是否齐全,并确保它们都处于良好状态。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指导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准备实验材料:将铜片(或铁片)放置在桌面上,用镊子取一小块白磷和红磷分别放在铜片的不同位置,确保它们不会相互接触。同时,准备一小团棉花球,用镊子夹住,并准备一些水备用。

对比实验一:可燃物与助燃物的关系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将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同时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预期现象:白磷开始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红磷由于着火点较高,在相同温度下并未燃烧。

结论:可燃物(白磷)在助燃物(氧气)和足够温度(达到着火点)的条件下可以燃烧;而红磷由于未达到其着火点,因此未燃烧。

对比实验二:温度对燃烧的影响

将一小团棉花球浸入水中,然后取出稍微挤干,放在铜片的另一位置。

用火柴尝试点燃棉花球,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预期现象:棉花球未能被点燃。

结论:即使存在可燃物(棉花)和助燃物(氧气),但由于温度未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因此无法燃烧。

对比实验三:助燃物的作用

(此步骤需教师演示或视频展示,因直接操作可能涉及安全风险)将一小块白磷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使白磷完全浸没。然后,用导管向烧杯底部通入氧气。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预期现象:随着氧气的通入,水中的白磷开始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结论:在没有直接热源的情况下,通过提供足够的助燃物(氧气),也能使可燃物(白磷)达到燃烧条件。

五、实验现象与结论分析

通过以上三个对比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燃烧所需的三个基本条件:可燃物、助燃物(通常为氧气)以及足够的温度(即着火点)。只有当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燃烧才会发生。

六、知识拓展与应用

了解了燃烧的条件后,我们可以将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ng55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