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第19课 怀疑与学问 教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DOCXVIP

【核心素养】第19课 怀疑与学问 教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怀疑与学问

1.语言运用:掌握“譬如、腐草为萤、虚妄”等字词的音形义。

2.思维发展:学习本文先作论述后提出论点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3.审美鉴赏: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4.文化传承:体会“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梳理论证思路。

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培养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意识。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叫顾颉刚,他幼年读的书多,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的儿子竟如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这就是做学问。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善于提问,随时反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

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2)背景链接

这篇文章论述的是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作用。顾先生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建。据说他幼年读书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顾先生读书总喜欢把自己的主张批注在书上,书上写不下了,便记入笔记本里。

2.生难字词

(1)字音

顾颉刚(jié)程颐(yí)腐草为萤(yíng)

塾师(shú)停滞(zhì)折扣(zhé)

(2)词义

【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启迪】开导;启发。

【视察】察看,审察。

【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盲从】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

【墨守】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来用“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辨伪去妄】辨别虚伪的,去掉不合理的。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

三、初读课文把握观点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作者的观点。

(1)对“怀疑与学问”这一命题,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呢?

点拨: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

点拨:文章开头引用两句我国古代学者的名言,通过这两句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3)本文围绕中心论点,作者又提出了两个分论点,请找出本文的两个分论点。

点拨:①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②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这两个分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点拨:第6段开头,作者用一个由递进复句组成的过渡句巧妙地提出了这两个分论点。

2.教师小结:本文的结构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式结构。

第一部分(第1~2段):引用名言,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的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3~5段):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一层(第3~4段):论述对于传说,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第二层(第5段):论述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第三部分(第6段):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这个部分,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明确了作者提出的论点。那么,在接下来的部分中,作者又将如何论述自己的观点呢?接下来的学习将会告诉大家答案。

第2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提出了“学则须疑”这个论点。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进一步论证该论点的。

二、精读课文深入了解

1.课文第1、2段的破折号后注明了作者,这表明了什么?

点拨:是完整的引用格式,体现了作者治学严谨的风格。

2.引用这两句名言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提出中心论点,并证明中心论点。

3.课文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点拨: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就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4.朗读课文,找出第3、4段中举的三个事例,说说它们要证明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点拨:“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的传说,“三皇”“五帝”的传说和“腐草为萤”的传说。第一个事例论证的是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迷糊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提供高考、中考、小升初考试以及各年级相关的教学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等专业资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