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ICC置管维护及并发症的护理
担维并
PICC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
什么是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用于为病人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治疗(5天-1年)
判断
PICC的发展
1929年德国外科医师Forssmann从自己前臂肘窝置入4Fr的输尿管到上腔静脉,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的PICC的人。20世纪70年代,PICC以良好的材质重新被引进临床使用。20世纪80年代,PICC在国外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和需要中长期输液的家庭护理患者。1997年被美国BD公司引进中国。全世界每年要置入7亿根导管,美国占30%,全部是在血管超声引导下插管;其他国家占70%,有4.9亿是盲插。目前在美国使用超声和微插管鞘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管,这一技术成为各个医院中专业护士置入导管的“金标准”。
PICC的优点
判断
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病人外周静脉
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不易脱出,液体流速不受病人体位影响
化疗病人避免了化疗药物的外渗
保留时间长,导管最长可留置1年,满足患者治疗需要
感染的发病率较cvc低,3%
PICC管的适应症
判断
有缺乏外周静脉通道的倾向
需输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
需输注高渗性或黏稠性液体,如胃肠外营养液、脂肪乳等患者
需反复输血或血制品,或反复采血的患者
需要长期静脉治疗,如补液或疼痛治疗时
家庭病床的患者
禁忌症
判断
不能确认外周静脉
病人的顺应性差
预插管途径有静脉血栓形成史、感染源、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放疗史
有严重的出血性疾病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禁忌症
禁忌症
药物的PH和渗透压对静脉的影响
1药物PH对静脉的影响
PH低于5.0或高于9.0会引起静脉内膜损伤,出现化学性静脉炎,就有可能导致静脉硬化、渗透性增强和血栓形成
2药物渗透压对静脉的影响
血液的渗透压为280~295mosm/l,文献表明450mosm/l会引起中度静脉炎,600mosm/l(豪渗透度)则必定引起静脉炎。如果必须反复给药或摩尔渗透压保持在500~600,建议采用中心静脉通道
静脉血管直径及血流量
判断
禁忌症
禁忌症
头静脉 6mm 40ml/min
贵要静脉8mm 95ml/min
腋静脉 16mm 333ml/min
锁骨下静脉 19mm 800ml/min
无名静脉19mm 800ml/min
上腔静脉20-30mm 2000-2500ml/min
PICC静脉选择
主要有肘部静脉
贵要静脉----首选
肘正中----次选
头静脉----第三选择
PICC静脉选择--贵要静脉
90%的PICC放置于此。
直、粗,静脉瓣较少。
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和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
PICC静脉选择--肘正中静脉
粗直,但个体差异较大,静脉瓣较多。
故应于静脉穿刺前确认定位。
理想情况下,肘正中静脉加入贵要静脉,形成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
PICC静脉选择--头静脉
前粗后细,且高低起伏。在锁骨下方汇入腋静脉。
进入腋静脉处有较大角度,可能有分支与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相连,引起推进导管困难,使病人的手臂与躯干垂直将有助于导管推入。
导管易反折进入腋静脉/颈静脉。
PICC操作技术
拍X光片
确认导管尖端位置:
上肢贴在体侧时,导管尖端应位于上腔静脉内,第二肋间隙水平
上肢外展90度时:导管应位于上腔静脉骨,第三肋间隙水平。
导管的固定
正确固定的重要性
保证导管稳定性,避免导管脱落。允许病人做适量的
轻微活动时不会磨损导管,避免漏液发生。
敷贴
导管的固定
Clean正确的冲管
禁用10ML以下针筒
不要用力冲管
实验室数据显示:对导管施加压力进行冲管,10毫升以下注射器设计可能会产生高压(超过40磅/平方英寸)使导管破裂。
TurbulentFlow
LaminarFlow
Clean正确的冲管
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造成小漩涡,加强冲管效果,避免药物刺激局部血管。
√
X
次数
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1
置管后压迫穿刺处(即纱球或棉球覆盖的位置)10-15分钟,以减少术后出血
3天内请您尽量减少屈肘动作
当剧烈咳嗽、运动等胸腔压力增高时,有时会使血液返流入导管内。为了避免血液返流引起的导管堵塞,可将置管侧手臂抬高,这样可减少返流,必要时及时冲管。
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2
手肿胀的处理:
(1)手掌的屈伸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