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栽培灌丛对牧草生长及水土保持效果的研究.docxVIP

人工栽培灌丛对牧草生长及水土保持效果的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人工栽培灌丛对牧草生长及水土保持效果的研究

?

?

刘志林

摘要:对湟水河源头荒山荒坡上人工栽培的沙棘、柠条等灌丛带的牧草地上部与地下部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地区的荒山荒坡上人工栽培沙棘、柠条等灌丛,牧草地上产草量平均提高23.7%,地下根量平均提高18.2%,水土流失减少1300t/hm2。

关键词:灌丛带;荒坡带;山脊带;水土保持

:S54

:A

:1009-5500(2009)06-0050-03

湟水河谷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干旱少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沙棘等灌丛区和荒坡地的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實际测定,灌丛区植物生物量显著提高,因此,大力种植沙棘、柠条等灌丛是提高牧草产量、治理水土流失、综合发展农牧业、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日月山下,湟水河上游,湟源县城以北山坡,坡度45°。地处E101°4′,N36°41′,海拔2634m,年平均气温3.0℃,0℃的积温1991.7℃(205d),5℃的积温1771.5℃(154d),10℃的积温1027.5℃(77d)。年平均降水400mm,年蒸发量1404.8mm,无霜期27~71d(没有绝对无霜期),土壤为粟钙土,沙质质地,光滑大块卵石密布其中。

2试验方法

于2002年春季,在试验区退耕还林(草)面积约为670hm2的北山坡中上部、中下部种植沙棘、柠条灌丛带灌丛带沿等高线方向分布,样地长400m,宽15m取样地面积为400m×100m,在样地内沿坡地纵穿沙棘、柠条带,采用分带取样,整个坡地由下而上分为5个样带,即第1荒坡带(对照Ⅰ)、第1灌丛带(样地Ⅰ)、第2荒坡带(对照Ⅱ)、第2灌丛带(样地Ⅱ)、山脊带(对照Ⅲ)。在每个样带内沿水平方向取1m×1m的样方6个(灌丛带牧草取样于灌丛下层),测定样方内地上地下植物,分别称量鲜重与风干质量。在每个样方内剪取地上植物量,挖取20cm×20cm×30cm的土柱,用2mm孔径的土筛流水冲洗纯根系。然后将地上和地下风干后的材料,分别置于70℃烘干箱中烘至恒重,并称重登记,获取牧草地上和地下植物量。每个样方重复6次。并把地下根量烘干称重统一折算成g/m2,统一衡量标准(表1、2)。

3结果与分析

3.1地上植物量

对各样带地上植物量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SR法)的结果表明:各样带间(F=19.23F0.01=4.18)植物量差异极显著(表1);进一步分析比较,两条灌丛带地上植物量都极显著地高于荒坡带(如用第l灌丛带和第2灌丛带植物量之和除以第1荒坡带和第2荒坡带植物量之和(82.57+84.23Z/(65.00+69.85)=1.237,植物量平均提高23.7%)。两条荒坡带植物量都极显著地高于山脊带;山脊带产草量最低。造成此结果的原因:(1)灌丛带的植被覆盖度大,群落分布成层,有效地接纳了天然降水,土壤水分蒸发量小;(2)灌丛带拦截了顺坡而下的地表径流,并得到有效地保持,其土壤含水量相对充足,为牧草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水分条件;(3)山脊带天然降水不能保持,顺坡而下流失,并受东西风侵蚀严重,土壤贫瘠干燥,严重制约了牧草的生长发育。

3.2地下植物量

经方差分析(F=18.30F0.01=4.18)差异极显著(表2),各样带地下根量与地上植物量变化一致,两条灌丛带地下植物量都极显著的高于两条荒坡带的地下植物量(如两条灌丛带地下植物量之和除以两条荒坡带地下植物量之和(195.98+194.28)/(169.50+160.67)=1.182,灌丛带地下植物量平均增加18.2%);而两条荒坡带的地下植物量都极显著地高于山脊带地下植物量,灌丛带之间、荒坡带之间差异都不显著。

3.3相关回归分析

因地上与地下植物量在同一样方中对应采取的,故可作相关回归分析。把地上植物样方产量作自变数,把同一样方内的植物地下植物量作依变数,得相关系数r=0.9884r0.01

?

-全文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