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分析止凝血功能指标检测诊断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价值
?
?
摘要:目的分析止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在临床诊断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DIC前期58例和DIC的同期患儿58例,所有患儿进行危重病例评分均小于90分,对比同期正常新生儿58例,分别分为实验组A、B;患儿给予小剂量肝素治疗,对比A、B2组治疗前后及同期正常新生儿血浆止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各项止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D/FD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D-D、TAT、FDP、D-D/FDP凝血功能指标检测,能对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期进行准确判断,能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止凝血功能指标;检测;诊断;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全身血管内凝血系统激活为特征的获得性综合征。DIC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现象,以弥散性微血管内血栓形成,造成微循环障碍,致使多种组织与器官功能紊乱、消耗性凝血障碍及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而发生休克和出血倾向为主要特点。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比较突然,危险性非常高,早期诊断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对原发病因进行积极去除,对于临床病死率的降低非常关键。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止凝血功能指标检测诊断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期新生儿58例,将其作为实验组A,男女患儿人数分别为31例、27例;患儿胎龄28~41周,平均胎龄为(36.1±3.5)周;出生时间为2小时~24天,平均出生时间为(10.3±2.3)天;体质量为0.8~4.9kg,平均体质量为(3.4±1.2)kg。选择同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新生儿58例,将其作为实验组B,男女患儿人数分别为34例、24例;患儿胎龄为28~42周,平均胎龄为(36.7±4.2)周;出生时间为2小时~26天,平均出生时间为(10.7±2.1)天;体质量为0.7~5.3kg,平均体质量为(3.8±1.0)kg。实验组新生儿的危重病例评分不超过90分。并选择同期正常新生儿58例,将其作为对照组,男女人数分别为40例、18例;患儿胎龄为29~42周,平均胎龄为(36.1±4.4)周;出生时间为1小时~25天,平均出生时间为(10.4±1.6)天;体质量为1.0~5.2kg,平均体质量为(3.7±1.2)kg。在胎龄、性别、出生时间、体质量等资料方面,3组新生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患儿均给予小剂量肝素治疗,治疗时间为3~5天;对实验组患儿治疗前后和对照组新生儿的止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凝血测定仪器A-clAdvance(厂家:美国贝克曼-库尔特)D-二聚体试剂来自美国扎公司,FDP试剂来自美国太平洋公司提供说明书操作。D-D检测方法采用全自动乳胶微粒增强免疫比浊发分析,FDP检测采取乳胶凝集法。
1.3临床观察指标
止凝血功能指标包括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凝血酶-抗凝血酶(TAT)、D-D/FDP。
1.4应用SPSS19.0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士s)表示,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和q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各项指标比较治疗前观察A组和观察B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DDDP与观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D/FD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一3组D-D、FDP、TAT、D-D/FDP比较组别
讨论
新生儿尤其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因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健全,易发生感染、酸中毒、缺氧、低体温、休克、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等病理情况,此时机体的内、外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而致凝血功能亢进,继而发生继发性纤溶亢进,有明显出血倾向,严重者发生DC、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其中出血原因与组织炎症、损伤坏死、肝功能发育不全和维生素K缺乏有关。
新生儿DIC的发病和进展往往伴随着多种病理过程,是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失衡。本次研究中,DIC以及DIC前期患儿D-D、FDP、TAT指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对于区分DIC以及DC前期的特异性不高,而D-D/FDP的值显示了明显的差异性,这表示DC前期机体微血栓的形成明显强于纤溶,提示此时存在血小板等凝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学会职能和作用探析.doc
- 医学英语综合教程.ppt
- 4《小学科学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与实践》.pdf
-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结项.docx VIP
- Siemens 西门子工业 SIMATIC S7-1200 S7-1200 固件更新 V4.5 SIMATIC S7-1200 S7-1200 固件更新 V4.5 使用手册.pdf
- 教科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自己 1.我们的身体课件.pptx
- 2025中考复习数学考点突破课件:第二章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考点5 一次方程(组).pptx
- 电网技术改造工程预算定额2020版(共6册).xls
- 小鼠裸鼠肿瘤动物模型课件.pptx
- 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细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