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行业激励性规制改革研究新进展.docx

垄断行业激励性规制改革研究新进展.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垄断行业激励性规制改革研究新进展

?

?

张帆++罗雪凡

摘要:垄断行业激励性规制属于供给侧改革的范畴,近年来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规制经济学研究的热点。激励性规制理论是在传统规制经济学停滞不前的领域兴起,不再关注特定的规制制度,而是以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为分析工具,研究最优规制的机制设计理论。它是在保持原有规制结构和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框架下,设计激励方案,给予企业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以诱导企业正确地利用信息优势,选择规制者所期望的行为,提高经营绩效,减少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最终企业降低了成本,获得了利润,实现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

关键词:垄断行业;激励性规制;企业服务质量;规制效率;供给侧改革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深化垄断行业改革中利益主体的博弈模式与激励性规制改革的路径研究”(14BJL0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信息不对称下垄断行业激励规制改革的路径及政策优化选择研究”(11YJA790204);陕西省软科学项目“基于陕西省碳排放特征的陕西省减排潜力与减排路径研究”(2016KRM0632016)

:F279:A:1003-854X(2017)10-0017-05

而相对于传统规制改革而言,激励性规制改革只关注企业的产出绩效和外部效应,较少控制企业的具体行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享有更大的自主权,可以充分利用其信息优势和利润最大化动机,从而达到让其主动提高内部效率、降低成本的规制目标。因此,激励性规制适用于当企业比规制机构拥有更多的信息,并且企业的目标与社会的目标不完全一致的规制环境,这与我国当下的现实相吻合。

一、垄断行业激励性规制政策与企业服务质量

近年来,人们对电信服务质量的可靠性、自来水的纯净度、电力提供的稳定性、铁路运输的安全性等公用基础设施产业的服务质量问题关注度很高。这些行业属于传统的垄断行业,事实上,垄断行业服务质量的问题,特别是在被规制的行业,尤其是电信和电力行业质量退化已成为监管机构担忧的问题之一。这种担忧来自于对垄断企业进行价格调控可能激励企业削减服务质量以弥补调节带来的损失①。

1.价格管制对垄断厂商产品质量的影响

对垄断厂商(行业)实施价格管制是各国普遍推行的公共政策,价格上限管制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管制政策类型。那么,价格上限管制对产品质量及相应的社会福利到底会有什么影响?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回答不仅是管制经济学所要面对的重要理论课题,而且直接关系到对价格管制政策效率及合意性的判断。目前,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都还没有取得一致结论。最早M.A.Spence(1975)将质量生产理解为与产量生产同步的过程(不需要事先投资),他在一个一般化的产量、质量结合成本函数的基础上,证明在不管制时垄断厂商的質量可能高于或低于社会最优水平,而价格管制下的质量总是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其隐含的见解是,管制可能降低质量,也可能提升质量。后来,DennisL.Weisman(2005)以不同于Spence的一般化的产量、质量分离成本函数为基础,考察完全信息条件下管制者与厂商互动博弈情况,证明基于价格管制的质量决策依然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其隐含的见解与Spence类似②。WeismanandSanders将质量生产理解为具有类似于研发的事先投资性质,在此基础上构造一个产量、质量半分离成本函数,其分析结论是管制的价格越低则质量越高③。另外,在实证方面,有关经验证据显示采用价格管制会导致服务质量下降④、Sappington等考察了美国电力、电信业的管制效应,表明价格管制降低了质量⑤;D.J.Kridel等对美国电信业的实证研究表明,价格管制下质量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⑥。另一些研究则发现,价格管制对质量没有影响,甚至有所提高。如Banerjee(2003)对美国电信产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价格管制质量没有下降,甚至有所上升⑦。

现有研究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分歧?作者认为,实证研究结果的不一致除了可能与研究者对质量指标的选择差异有关外,更与价格管制对质量影响的机制较为复杂有关。理论研究的不一致则可能与研究者对成本函数的设定差异有莫大关系。因为,从理论上看,当质量与产量同时成为厂商的决策变量时,质量成本与产量成本是交织在一起的,两者的关系结构对厂商决策有重大影响。尤其是质量边际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对厂商决策结果可能甚为关键。例如,在Spence的成本函数中,质量边际成本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没有得到明确交待,在这样模糊的成本结构中,自然无法明确考察价格管制到底将降低还是提升质量。而在Weisman(2005)和WeismanandSanders(2012)的成本函数中,质量边际成本虽受质量影响,但仍不受产量影响。在这样的成本条件下,质量的边际变化虽会引起产量的变化,但不会引

文档评论(0)

158****03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