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过关训练22 师 说.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过关训练22*师说

[基础演练]

1.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吾从而师之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D.古之学者必有师

解析:A项,古义:从,跟从;而,而且。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B项,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D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答案:C

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3分)()

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书的著作)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方法)

③道芷阳间行(取道)

④则耻师焉(老师)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没有)

⑦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理解)

⑧吾从而师之(介词,自从)

A.①③④B.②⑥⑧C.②④⑦D.③⑥⑦

解析:②道,风尚;④师,从师学习;⑥无,无论;⑧从,跟从,动词。

答案:B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答案:(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能力提升]

一、课内细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4~7题。(17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解析:①句中的“惑”是名词,②句中的“惑”是形容词。③句中的“所以”表原因,④句中的“所以”表凭借。

答案:C

5.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D.圣人无常师

解析:A项与例句是判断句,B项宾语前置句,C项省略句,D项陈述句。

答案:A

6.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解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理解错误。“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是就教授的内容而言的。

答案:B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文档评论(0)

医药前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医药相关文档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