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

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及对策研究

?

?

张绍波孟娇付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区域不均衡状况,无论是农村还是老旧城区均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群体,他们由于长期远离父母,得不到家长的陪伴与教育,许多留守儿童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均极大的影响着儿童们的健康成长,本文以城市部分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重点测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水平,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与支持。

关键词: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对策研究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结题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JB1316053)。

留守儿童是我国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以及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制而产生的特殊社会群体,随着我国经济化进程的加速,留守儿童的数量迅速递增。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疏于看管,形成了诸多的问题。留守儿童犯罪率一度占未成年人犯罪率的70%,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关注,很多学者也开始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纷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1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

“留守儿童”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上官子木1993年所写的《隔代抚养与“留守”儿童》一文中,一是指因父母出国工作或求学而留在国内的儿童;二是指因父母外出打工而滞留老家的农村儿童。之后关于留守儿童的定义众说纷纭,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年龄界定、父母双方是否均外出打工和是否局限在农村三个方面。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留守儿童进行了明确的界定:“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新的界定明确了之前的三方面纷争,即年龄是16周岁以下,父母双方均外出,不限定农村、城市。

总结来说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长时间不回家,将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寄托在朋友或亲戚家,孩子的年龄为6-16岁。

2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以齐齐哈尔市城乡结合部学校中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实地调研学校留守儿童的基本现状,并从中选取54名留守儿童,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的测评,以期发现他们因留守而带来的一些心理问题,并分析、研究形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最后尝试从家庭、学校、政府、自身等各个方面提出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2)研究工具。本研究工具是周不成等人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改编而成。问卷主要由原量表中学习焦虑,人际交往,自责倾向、身体状况和效度量表的部分题目构成,问卷信效度良好。问卷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处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依照实际的内容来研究,不同的内容量表都是由10-15个题目构成,其中包含了一百道题目,总共包括“是”和“不是”两个选项,如果答案为“是”就记作“1”分,如果答案为“不是”就记作为“0”分。根据常模来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总分转化为标准分数,如果分数越高,那么所表现学生的焦虑感更为强烈,超过65分那么说明了总体焦虑感更为强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64分之下则要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各内容量表来分析,从而这样才能够对内容量表的得分状况作出分析,相关研究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的量表在信度和效度的要求存在不同之处。

3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根据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结果,我们可以从每个分量表得的均值中看出,本次调查数据中,留守儿童的孤独倾向在8分以上的(含8分)的人数最多,之后則为冲动、恐怖倾向和身体症状等。其中恐怖倾向占到了18.4%,身体症状占到了15.2%,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分别为8.0%和3.1%,过敏和学习焦虑则为3.6%和1.6%。

4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家庭原因。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每一位儿童成长的必要条件,父母双方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导致儿童社会化发展进程的缓慢。儿童时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也会导致许多儿童对他人的不信任,对社会缺乏一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大体上来说,3岁到7岁是儿童人格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如果3-7岁这一阶段缺失父母关爱的话,就会使儿童很容易导致人格障碍,进而给社会带来了相应的负面影响。

2)学校原因。由于性格等心理原因,当留守儿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心理问题时,他们通常会出于对教师的敬畏,而不愿意将自己的困惑与教师进行沟通。与此同时,在当今应试教育的现状之下,教师们也大多会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而忽略心理问题的存在。学校重视和强调学生学习成绩已是当今教育界的普遍现象,许多学校对学生心理辅导重视不够,没有实质性心理健康教育措施。许多偏远、经济不发达地区的

文档评论(0)

189****4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