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调治亚健康状态60例临床研究.docx

中医治未病调治亚健康状态60例临床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中医“治未病”调治亚健康状态60例临床研究

?

?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治未病”方法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中医内科门诊在2016年8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亚健康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所使用的是中医“治未病”调治来进行个体化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而在对照组的患者使用服用六味地黄丸的方式进行治疗。在经过1年的治疗之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亚健康”状态治疗有效率是93.00%,对照组“亚健康”状态治疗有效率是80.00%,观察组“亚健康”状态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亚健康”状态治疗有效率。结论:中医“治未病”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方式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中医“治未病”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方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亚健康状态;临床研究

R2A1007-8231(2017)34-0049-02

亚健康又被称之为第三状态、病前状态等。主要指的就是在身体和精神上都感觉到不适,一部分的患者还会出现诸如失眠、心烦、便秘等病理现象,但是患者虽然有许多的异常表现,但是在经过常规物理和化学检查之后,却未得到阳性结果,因此很难进行疾病诊断[1]。我院中医内科门诊在2016年8月到2017年3月收治了60例亚健康状态患者,在其中进行了个体化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以及调查跟踪,以下就是相关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中医内科门诊在2016年8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亚健康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32.21±3.47)岁。在对照组中有17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37.54±4.23)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4.12±1.62)。在观察组中有14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年龄16~54岁,平均年龄(35.76±3.72)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4.95±1.34)。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使用的是中医“治未病”调治方式,秉承着中医理论整体理念以及辨证论治理论原则来进行个体化的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其中不仅涵盖了中药、针灸推拿,还包括了营养素补充、锻炼以及药膳。而在对照组中所使用的则是六味地黄丸(北京同仁堂生产的10丸装1盒,每日2次,每次1丸)以及口服维生素B1(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20mg一盒,每日3次,吃饭前进行服用)。两组都是用“肥三针”来进行辅助治疗,治疗周期为隔天1次,留针40min。在足三里以及三阴交进行艾灸,隔天1次,1个疗程是1个月。最后观察全部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1.3统计学处理

每一项指标数据都通过(x-±s)进行表示,使用差异显著性检验(t检验)方法来进行比较。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如下所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3.讨论

“第三状态”最早起源于世界卫生组织,其将机体没有器质性病变不过存在功能改变的状态统称为“第三状态”,但是在我国普遍习惯称为“亚健康状态”[2]。虽然,现代通常会称为疾病,不过在古代,“疾”跟“病”却存在不同的含义,其中,“疾”指的是不容易被觉察的病疾,但是倘若没有及时的使用方法来遏制,那么则很有可能会发展到可见程度,这才称之为“病”,所以,患疾状态在现今就被称为“第三状态”或者“亚健康状态”,不过在在中医学中,这种情况却有不一样的称呼,即称“未病”[3]。部分中医认为“未病”并不是指无病或者可见的大病,而是在身体中已经出现了不平衡问题,这种状态也就是疾病的萌芽状态。在《黄帝内经》中关于“治未病”的阐述比较丰富,主要内容就是医术良好的人不会治疗已经出现的疾病,而是在疾病的萌芽阶段就遏制住了它,如果在病了之后才吃药,那么就为时已晚[4]。这种思想使中医领域对“治未病”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入。“防重于治”已经逐渐成为了中医预防医学的关键,而这类思想也始终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以及实践中,在几千年以来,中医预防学是中医学家的经验总结,其中涉及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以及方法,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以及真实性[5]。未病先防就是中医学术中的精华。因为社会发展速度正在变得越来越快,“亚健康”状态人群也在逐渐增多,笔者在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方法之后将疾病控制在了可控范围之内,不管是功能锻炼还是穴位拍打都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并降低血液黏稠度。其中,使用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方法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显效人数为20人,无效人数为8人,有效人数为2人,总有效率为93.33%。使用药物治疗方法的对照组患者,临床效果显效人数为17人,无效人数为7人,有效人数为6人,总有效率为80.00%

文档评论(0)

186****79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