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二(20)(21)班文言文挖空练习一
高宗建炎元年五月甲午(),召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六月己未朔(),李纲至行在(),奏曰:“金人不道专以诈谋取胜中国不悟一切堕其计中赖()天命未改陛下总师于外为天下臣民所推戴还()二圣()抚万邦责在陛下。”甲子,以李纲兼()御营使。纲入对,言曰:“今国势不逮()靖康间远甚,至于所当急而先者,则在于料理()河北、河东。料理稍就,然后中原可保,而东南可安。”帝善()其言,问谁可任者,纲荐张所、傅亮。时帝手诏择日巡幸()东南,纲言:“车驾()巡幸之所,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建康为下。陛下纵未能行上策,犹当且适()襄、邓,示不忘故都,以系天下之心。”帝乃谕两京以还都之意。已而()帝意复变,纲又极言其不可,且曰:“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起于东南则不能复中原而有西北,盖天下精兵健马皆在西北。若委()中原而弃之,岂惟金人将乘间()以扰内陆,盗贼亦将蜂起为乱,跨州连邑,陛下虽欲还阙(),不可得矣,况欲治兵胜敌,以归()二圣哉!况尝降诏,许留中原,人心悦服,奈何诏墨未干,遽()失大信?”帝然()之。而汪伯彦、黄潜善阴()主扬州之议。或谓纲曰:“外论汹汹(),咸()谓东幸已决。”纲曰:“国之存亡,于是()焉分(),吾当以去就()争之!”乙亥,召河东经制副使傅亮还行在。纲言:“圣意必欲罢亮,乞付黄潜善施行,臣得乞身()归田里。”泣辞而退。或曰:“公决于进退(),于义得矣,如谗者何?()”纲曰:“吾知尽事()君之道,不可则全()进退之节,祸患非所恤()也。”会()侍御史张浚劾()纲以私意()杀宋齐愈,且论()其招军买马之非(),潜善、伯彦等复力排()纲,请帝去之,遂罢纲为观文殿大学士。浚论纲不已(),乃落职提举洞霄宫。凡()在相位七十七日。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是()
A.金人不道专/以诈谋取胜中国/不悟一切/堕其计中/赖天命未改/陛下总帅于外/为天下臣民所推戴/还二圣/抚万邦/责在陛下/
B.金人不道/传以诈谋取胜中国/不悟一切/堕其计中/赖天命未改/陛下总帅于外/为天下臣民所推戴/还二圣/抚万邦/责在陛下/
C.金人不道专/以诈谋取胜/中国不悟/一切堕其计中/赖天命未改陛下/总帅于外/为天下臣民所推戴/还二圣/抚万邦/责在陛下/
D.金人不道/专以诈谋取胜/中国不悟/一切堕其计中/赖天命未改/陛下总帅于外/为天下臣民所推戴/还二圣/抚万邦/责在陛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朔,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朝菌不知晦朔”的“朔”与文中的“朔”同义。
B.巡幸,旧时帝王巡视各地。文中是对高宗害怕金军入侵而逃跑的委婉说法。
C.车驾,本指马驾的车,也指帝王所乘之车,因用为帝王代称,文中指高宗。
D.两京,两个京城的合称。有多种说法,文中指宋东京开封府和西京河南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纲兼任御史营史后,与高宗谈论当下形势。他认为抗金的第一要务是任用有能力的人如张所、傅亮负责管理好河北、河东。
B.面对宋高宗想巡幸东南,李纲认为即使不能选择上策去关中,也应该到襄、邓二州,以示不忘故都,来维系天下人的心念。
C.李纲忠君爱国,不计个人得失,当皇帝还都之意发生变化时,李纲据理力争,当皇帝想罢免傅亮,李纲不异以辞职来进谏。
D.李纲担任右相期间,因与黄潜善、汪伯彦的政见不合,就将不停地弹劾自己杀宋齐愈和招兵买马的张涘降职为提举洞霄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国之存亡,于是焉分,吾当以去就争之。
②公决于进退,于义得矣,如谗者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