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修辞悖论的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特征研究.docx

基于修辞悖论的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特征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基于修辞悖论的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特征研究

?

?

赵明慧

摘??要:悖论性是狄金森诗歌的主要特征之一,这种特征不仅表现在其诗歌的内容上,也反映在其创作技巧方面,即体现为修辞悖论。诗人使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方法建构其能指意义与所指意义之间的等价对立矛盾,使二者在某种共识的作用下统一起来;此外,修辞悖论也表现为诗人将异质词语并置,使二者在形式维度平行,在意义维度相交,实现异质因素的融合;狄金森的思维是反逻辑性的,渗透在作品中即是对传统文化的颠覆,她重塑“上帝”形象,再造人间“天堂”,在否定宗教的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的教义。诗人将思想的悖论融于创作中,其悖论式的创作技巧又深化了悖论的思想。

关键词:狄金森;对立统一;异质并置;颠覆创新

中国分类号:I106.2???????:A???????:2095-7394(2021)03-0014-05

艾米莉·狄金森(EmilyDickinson)是美国文坛上的一位奇女子,很多学者认为她的诗歌令人费解,给人似是而非的感觉,因此,探讨其诗歌的悖论性成了近年来狄诗研究的热点之一。克里斯托弗·本菲(ChristopherE.G.Benfey)[1]指出:“狄金森吸收了东西方文化,并将其融为一体。”可见,诗人善于将事物的对立面统一起来,从而建构“是”与“非”的矛盾式。威利斯(BuckinghamWillisJ)[2]则认为,“狄金森对死的感知中富有生机的悖论正是:这种感知既可以不可想象地接近又保持着不可想象的状态”。由此可见,狄金森对死亡的矛盾心理。此外,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onHopkinsUniversity)创办的艾米莉·狄金森国际学会(EmilyDickinsonInternationalSociety)也多次在年会中提到狄金森诗歌的悖论。其中,较受关注的主要是内容方面,包括对宗教、男权中心等文化的颠覆,在“自我否定中张扬自我”[3]等对诗歌外在因素的反叙事,即文内与文外之间的悖论,很少有研究人员对其诗歌内部的悖论性进行分析。本文旨在探讨狄金森诗歌的修辞悖论,指出诗人用象征、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建构的能指意义与所指意义间的矛盾;相反意义的词语在形式维度的平行与意义维度的相交所形成的矛盾;人物形象的反逻辑性塑造中在表面建构与深层颠覆之间所形成的矛盾,从而深化狄金森诗歌的悖论性研究。

一、对立统一:“人”与“神”的融合

狄金森在诗歌中大量使用比喻、象征、双关等修辞手法,令不同为同,建构其能指意义与所指意义的等价对立矛盾。如果将能指意义视为在场,所指意义视为缺场,它们之间就存在一种“断裂指涉”(SplitReference)。“它是讨论隐喻陈述的指涉功能的主导线索。作为不在场的意象(所指意义)依附在象征系统的力量上,从而言说现实。”[4]送人玫瑰不在于玫瑰这种植物,而是其所指的爱情。也就是说,不在场的爱情依附于某种共识所形成的文化系统并道出真相。这种共识统一了能指与所指的不同意义,建构了它们之间的等价对立矛盾。因此,深入解读狄金森诗歌就需要了解她的思想,从而弥补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断裂”,实现“为我之物”與“自在之物”的统一。这一点在她的宗教诗中表现尤为突出,诗人巧妙地把人与神合二为一,达到理想的和谐。无论是个体人还是整体人,都在狄金森理性宗教思想的作用下,与“神”集合在一起。

在狄金森的宗教世界里,凡人既可以“自救”,也可以“救人”,还可以代神行事。当死亡即将来临之时,女诗人用在场的“多莉”喻指缺席的“耶稣”,建构了人与神的等价对立矛盾。“就要死去!死在黑夜!/……/耶稣!耶稣哪儿去了?/……/楼梯上有她的脚步声!/死不能伤害,有多莉在!”(J158①)在这首诗中,是什么样的象征系统将嫂子多莉与耶稣相统一呢?狄金森所生活的19世纪美国,宗教氛围浓厚,人人都想被上帝拣选获得永生,在死神面前会渴望耶稣的拯救。然而,女诗人从小对宗教持怀疑态度,她在霍山女子学院(MountHolyokeCollege)就读时非常叛逆,在每学年开学初老师们逐个调查学生是否得到救赎的活动中,狄金森总是做出否定答案。2016年,在英国上映的电影《宁静的热情》还重现了这一情节。诗人无法完全摆脱宗教的束缚,但又不相信耶稣的力量,因此,创造了“多莉”这一凡人拯救者的形象。诗歌的最后一句,“死不能伤害,有多莉在!”将“多莉”推向了人神的角色,超越世俗走向神圣。事实上“多莉”与“耶稣”是相对立的,前者是世俗之物,后者则有神圣之躯;但狄金森对宗教似是而非的态度却令二者成为等价物,给人以人神相知相通的感觉,使其合二为一。

如果说“多莉”与“耶稣”的融合是“个体人”与“神”的相约,“人间”与“天堂”的统一则是“整体人”与“神”的邂逅。狄金森的诗歌被拒绝出版后,她

文档评论(0)

134****923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