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VIP

《木兰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木兰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品读重点诗句,多角度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创造性阅读能力。

3.感受木兰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增强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1.反复朗读,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品读重点诗句,多角度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创造性阅读能力。

3.感受木兰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增强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教学准备】

1.反复朗读,理解诗歌大意,试着读出节奏、韵律、情味。

2.观察下发的一套名为《木兰从军》的邮票图案,思考画面内容是否充分表达出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00年,中国邮政开展了“邮票传经典家国在心间主题活动,发行了一套名为《木兰从军》的特种邮票,方寸之间展现了长篇叙事诗《木兰诗》的传奇故事。2018年,中国邮政又推出了“声音邮票”,用手机对着邮票扫一扫,邮票便能“开口说话。

为了更好地复活经典,这节课我们以北朝民歌《木兰诗》为依据,将这套《木兰从军》邮票改版升级为“声音邮票”。

二、创意朗读诗歌

任务一:“音为“邮”你——朗读诗歌,再现故事画面

(一)朗读诗歌,初步感知内容

提示:注意重音、停连、语气、情感。

1.正音: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

2.重音、停连: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句中“无不闻”“但闻重读,“声”和“但之间连读,“溅溅”拖音读。

(二)以小组为单位,依次朗读诗歌各节,体悟情感特色

(学生朗读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朗读第一节时,重读韵脚“唧织”“息等字,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朗读第二节可采用问答式对读。问者语调轻柔,体现关切;答者读到“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时,有欲言又止之感;“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一句,语气坚定,语调高亢。

3.第三节前四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了互文手法,意思是木兰跑遍东西南北各个集市,买齐了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等作战装备。可采用轮读形式,四句间停顿要短,节奏要快,感受人物的行色匆匆,突出战前气氛的紧张。后八句语气逐渐舒缓。

4.第四节要读得铿锵有力。“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万里”“若飞重读,体现木兰的矫健敏捷,英姿飒爽;“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百战十年”重读,表达战争旷日持久、惨烈悲壮,突出木兰英勇善战。

5.第五节前四句中“十二转百千强”重读,突出木兰功勋之大;后四句重读“不用愿驰”“还故乡等词语,语气斩钉截铁,突出木兰回家的强烈愿望。

6.第六节可分角色朗读。“开”“坐脱”“著理”“帖等动词要重读,这一系列动词表现出木兰回归女儿身的急切而欣喜的心情。“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与后面一句间有较大停顿,表现伙伴的惊讶、木兰的得意,突出场面的戏剧性。

7.第七节最后两句“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可反复朗读,语调上扬,读出反问语气,读出隐喻意味,读出活泼俏皮的效果。

小结:同学们用声情并茂的朗读,表现了这首北朝民歌刚健质朴、口语化的鲜明特点,生动地再现了诗歌的故事和画面,并引发我们进一步探究主人公——木兰形象的兴趣。

三、赏析人物形象

任务二:“邮”然而生——增改邮票画面,感受人物品格

通过刚才的朗读品味,你认为这套《木兰从军》邮票,能否完整演绎《木兰诗》的故事内容、表现木兰的丰富形象?小组合作,根据《木兰诗》内容,对邮票进行增改,以完整地展示故事中的典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并阐述设计理由。

预设1:将第一幅邮票“木兰纺织改为“木兰抉择”。

画面由展示木兰正在纺织,改为停机叹息,定格“女叹息画面,呈现沉思状,有军帖位于木兰的头上方,呈现她在思考。

修改理由:“木兰纺织”画面只是普通的家居生活场景,未能展现木兰在重要关头复杂的心理和“替爷征决定的过程,人物形象的刻画显得单薄;而“木兰抉择”画面则能集中展现她在特定事件中的反应,引发读者联想。木兰最先看到了军帖,十二卷中“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自己“无长兄”,木兰不愿年迈的父亲上战场。如果自己替父从军呢?又面临女扮男妆、军情紧急、路途遥远等问题,自己一定会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八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