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T/CIDADSXXXX—XXXX
汉服术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应用于汉服产业中常用的术语定义、规范及其分类。具体包
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汉服综合术语和定位:包括汉服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等。
汉服结构术语和定位:涉及汉服各类形制的具体名称、特点、规制等。
汉服色彩术语和定位:包括汉服常用的色彩名称、特点等。
汉服纹饰术语和定位:涵盖汉服纹饰图案、特征及其文化内涵等。
汉服材质术语和定位:涉及汉服的常用材质分类、特征等。
术语的定义严格遵循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规制和形制传承,确保术语表述完整、图示标注清晰,相
互印证来明确相关概念。
标准的适用范围将涵盖汉服的设计、生产、贸易、教学等各个环节,旨在为汉服产业的各个环节提
供统一的术语规范,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服装术语
-GBT15557-2008
-GB∕T5707-2018纺织品麻纺织产品术语
-GB∕T5705—2018纺织品棉纺织产品术语
∕—纺织品毛纺织产品术语
-GBT57062018
-GB∕T22860—200丝绸(机织物)的分类、命名及编号
-GB∕T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消费品使用说明第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T526.44
-T∕CTES1021-201汉服分类
3综合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汉服
11
T/CIDADSXXXX—XXXX
当代对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进行传承创新的服饰,其特点在于造型、裁剪、纹饰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文
化标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承与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
3.2礼服
礼服通常指的是在正式场合、仪式或者重要节庆中所穿着的传统服饰,具有庄重、典雅的特点,同
时具有特定的社交功能和仪式意义。
3.2.1冕服
古代皇帝和皇室贵族在正式场合穿着的一种典型的礼服。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君臣主要用于祭祀场合
且礼仪等级最高的服装,包括冕冠、上衣、下裳、蔽膝、大带、革带、佩、舄等组成部件。冕服是中国
传统帝制文化的重要象征,体现了皇权、身份地位和文化艺术的结合。
3.2.2弁服
古代君臣在正式场合穿着的一种典型的礼服。据不同用途分为皮弁服、韦弁服、爵弁服等,主要由
冠、上衣、下裳、蔽膝、大带、革带、佩、舄等组成。
3.2.3朝服
是中国古代君臣主要用于礼仪性或政治性朝事的礼仪服装,制度始于周代,包括朝冠、身衣(上衣
下裳类或袍类)、绶、足衣等组成部件。朝服是中国传统帝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皇权、官阶
和仪式规范。
3.2.4常服
中国古代君臣主要用于常朝、办公或其他一般事务性场合的礼仪服饰。隋唐时期,常服主要包括幞
头(也称折上巾)、圆领袍、环带、靴等组成部件。这一基本组成形式为后世继承沿用,并在其基础上
进行形制的演化革新。
3.2.5袆衣(huīyī)
中国古代王后所着最高等级的礼服,祭祀时穿用。主要包括首服、袆衣、中单、蔽膝、革带、大带、
佩绶、袜舄等组成部件。衣式为交领右衽、上下连体的黑色袍装,衣上装饰剪成绘有五彩野鸡的纹样。
隋唐至宋代,衣身样式改为上衣下裳分离,颜色改用深青。
3.2.6褕翟(yúdí)
中国古代王后所着级别仅次于袆衣的礼服,也是侯伯夫人最高级别的礼服,分别在祭祀先公和宗庙
时穿用。形制为交领右衽、上下连体青色袍装,衣上缀有绘五彩摇翟形的装饰。
3.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