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课时47文言虚词
——根据语法,推断用法;1.梳理并总结五类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重点掌握高频虚词的意义。;;年份;年份;命题特点;目录;活动一
把握18个常见文言虚词;常见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掌握这18个常见文言虚词要
注意:
1.注重课本,系统积累
文言虚词题是高考与课本联系最直接、最明显的部分。可以把每
一个虚词的不同词性及其不同意义附上课文中的例句,熟记于心。;2.根据语境分清虚实;3.处理好用法与意义的关系;虽然高考并不单设题目考查文言虚词,但熟悉掌握文言虚词的用
法和意义,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并且文言虚词是学生文言文阅读中
相对比较薄弱的一块,本书对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的归纳梳理
见分册《知识清单》“清单十一”。;活动二
掌握推断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方法;高考对文言虚词一般不单独考查,通常融合到断句题和翻译题
中,隐性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管怎样,
想要准确解答文言虚词类题目,掌握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基础,
灵活运用推断法是辅助。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
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
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
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
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
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
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
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1)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3)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
也?”;参考译文:;前来询问其中的缘故,说:“天下被砍掉脚的还有很多,你为什么哭得如此悲痛呢?”卞和说:“我不是为自己被砍掉双脚而感到悲痛,我是为先王把宝玉当成石头,把忠贞的人当成骗子,这是我悲痛的原因。”文王于是叫匠人雕琢那块玉璞,果然得到一块璧,于是将璧命名为“和氏之璧”。;【方法点拨】
语法分析法,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
法。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
俎”和“鱼肉”,故前两个“为”应为谓语动词,译为“是”;末句
中的“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
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不表示实在意义。;2.词性判断法;(1)有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2)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参考译文:;【方法点拨】
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有很多词“身兼两类词性,甚至是多类词
性”。只要能根据上下文语意的联系,确定这个词在几个句子中的词
性不同,那么其用法也就肯定不同了,问题也便迎刃而解了。如“尽
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
记》)中,“其”不充当句子成分,只表反问语气,因此是副词。;3.同位互推法;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
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参考译文:;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
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
的;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
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在朝外,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死后财物转为别人所有,这是为家臣蓄积财物,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有衣穿,有饭吃,(只要)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齐景公对晏子说:“从前我们前代的君主桓公把书社(古代二十
五家为一社,借指按社登记入册的人口和土地)五百赐给管仲,
(他)接受了并没有推辞,而你现在推辞不接受,是为什么呢?”;【方法点拨】
理解虚词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有些文言句子讲究整
齐、对称,抓住这一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
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
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4.标志识别法;武帝谋伐吴,诏濬修舟舰。濬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
千馀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
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濬造船于.蜀,其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