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菲律宾的经济关系.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中国与菲律宾的经济关系

?

??

?

?

?

?

?

?

?

???

?

?

?

?

?

菲律宾全称菲律宾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相对;南面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苏禄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中国南海;东临太平洋。菲律宾由7107个岛屿组成,其中较大的有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内格罗斯岛、民都洛岛、巴拉望岛等,国土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首都为大马尼拉市,全国总人口8452万(2002年7月)。其中马来人占95.5%,华裔占1.5%,其他少数民族占3%。[1]

中国与菲律宾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菲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经济往来关系。1975年6月9日,中菲两国政府宣布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两国关系步入正常化发展时期,经济合作也随之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存在着影响双边经济合作顺利发展的诸多复杂因素,长期以来中菲经贸关系的发展情况与中国和东盟其他一些主要成员国相比,发展过程较为曲折,规模相对较小。

1993年菲律宾政府宣布取消对中国贸易歧视性措施之后,菲中贸易走上了正常的发展轨道。在1993~2002年的10年里,两国贸易额年均增幅约达25%。特别是近几年,双边贸易额更呈迅猛增长之势,双方在投资、劳务、工程承包、农业、金融、航空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2002年中国还首次被菲律宾列为“十大贸易合作伙伴”。2003年双边贸易额已达94亿美元,同比增长78.7%,菲律宾对华的实际投资2.2亿美元,比2002年的1.86亿美元增长18.3%。到2003年3月,中国在菲律宾设立的中资企业有40家,双方协议投资总额3960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1641万美元。中菲建交31年以来的经济关系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合作的类型也从单一贸易形式逐渐发展到资本投资、金融投资和劳务合作等多种形式。中菲双边贸易额在中国入世后不退反进的事实,验证了中国入世对菲律宾的经济发展不仅是挑战,而且也是机遇。

第一节菲律宾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实状况

一菲律宾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

菲律宾在1946年独立之前,曾先后受西班牙、美国和日本的殖民统治,国内产业结构畸形、民族工业受到压制。独立后,菲律宾为了改造殖民经济结构、发展民族经济,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其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

1.进口替代型经济发展时期(1946~1972)

在这一阶段,菲律宾经济呈现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美国在菲享有高度经济特权,二是菲实行进口替代型工业发展战略。1946年,菲律宾为换取独立被迫和美国签定了《贝尔贸易协定》,1954年将之修订为《劳雷尔一兰利协定》,规定美国人及其公司在菲律宾进行经济活动时享有与菲律宾公民的同等权利。因此,战后美国垄断资本集团仍然长期控制了菲律宾的主要经济部门,并从菲律宾掠夺了大量资源和财富。另一方面,菲政府为扭转逐渐恶化的国际收支赤字,实施外汇管制和抑制进口需求等经济政策,鼓励发展代替进口商品的工业生产,使民族工业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1946~1962年是菲律宾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0世纪60年代之前,菲律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亚洲仅次于日本,成为西方向第三世界推行民主政治和经济发展经验的一个窗口。虽然,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菲律宾的工业化发展起步较早,但由于进口替代发展阶段过长、工业发展不协调、国家对工业保护过度时间过长等因素,菲与20世纪60年代出口扩张的绝佳时期失之交臂。

2.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时期(1972~1986)

1974年7月,菲律宾政府宣布废除《劳雷尔一兰利协定》,美在菲不再享有经济特权。另一方面,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引导下,菲律宾将经济发展战略由进口替代型调整为出口导向型。1972年,菲政府宣布实施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大力发展出口工业部门、引进外资、稳定物价、实行土改、降低失业、提高社会福利。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在1973~1979年间,菲律宾的经济增长率达到年均6.9%。但是,在马科斯独裁统治后期,菲律宾陷入了政治腐败和经济萧条的泥潭,经济政策一直着重于实施进口保护措施与促进农产品出口两方面,并未真正走上出口导向型工业发展道路。菲律宾的经济发展逐渐落后于周边国家,甚至在1984~1986年连续3年出现负增长。

3.二次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时期(1986年至今)

阿基诺执政后,菲律宾经济政策出现两大调整趋势:一是继续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自1988年起,菲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由过去消费主导型向投资主导型转变,这主要是由于国内需求激增,产品供不应求,刺激了资本家的投资意愿。二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自由化改革,目的是消除扭曲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限制,这些结构限制起源于殖民地时代的金融贵族经济和独立后几十年国家对这一制度的保护。自由化方案的主要内容是消除垄断;将限制和

文档评论(0)

尹邦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尹邦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