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方高校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初探.docx

地方高校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初探.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地方高校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

??

?

?

?

?

?

?

?

???

?

?

?

?

?

肖金凤邓攀

摘要针对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缺乏现状,进行地方高校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探讨,推进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提出“一体两翼”创新课程体系,“一体”指“电气主体”,“两翼”指“大数据信息技术翼”和“电气创新翼”。给出培养对象选择原则、考核淘汰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实践及推广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拔尖人才;电气工程;大数据;一体两翼;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2-0096-03

1前言

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电气工程建设与管理,可实现电力系统运行及管理信息的监测,同时对电网的发展和运行控制进行科学决策[1-2]。如何正确地分析和利用现有的电力系统大数据,是当今电力部门面临的重大挑战,也对高校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提出一些新要求[3]。

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即为大数据驱动下的少数电气工程优秀学生,他们既具有宽泛的电气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又具备大数据科学思维及创新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强,能为国家电力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是国内外领先的高级技术人才。对他们的培养区别于“普通电气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大数据”和“拔尖”特色。

2国内外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现状国外学者不断研究,积累了一些高校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的经验,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4]:

1)强调学科交叉(特别是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学科);

2)强调强电与弱电相结合;

3)适合大工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4)注重校企合作(如美国NSF的ERCProgram等);

5)强调团队合作。

国内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现状我国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在电气工程大数据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取得一些成果,如刘朝华等人进行了智能电网大数据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校企合作探讨[3]。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进行电气工程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时,并未完全突破学院和学科壁垒,计算机数据处理专业和电气专业隶属于两个学院,电气工程大数据处理方向的人才培养环节薄弱,人才培养机制滞后,不利于大数据时代电气拔尖人才的培养。

本项目试图通过探讨大数据时代地方高校电气拔尖人才的成长规律,参照大数据背景下其他专业的培养机制[5],基于专家提出的电气拔尖人才培养成果[6],构建体现地方高校特色的电气拔尖人才培养机制。

国内地方高校电气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分析:以南华大学为例集成管理技术、分析处理技术和展现技术是通用的电力大数据平台的关键技术。电气大数据拔尖人才,既要具备电气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大数据平台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要具备发挥电力大数据价值的能力。

与国家“985”“211”重点本科院校相比,南华大学作为地方高校,存在教育硬件及软件资源方面的劣势,同时由于生源限制,优秀学生相对较少。但南华大学也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電气大数据拔尖人才是跨学科人才(电气与计算机),学校办学规模相对于部分重点院校小,电气工程学院是1998年后从计算机学院独立出来的,目前两学院间学术交流密切,打破电气工程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学科壁垒更容易。

2)电气工程学院有培养电气拔尖人才的硬件和软件等资源。学院有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核设施运行状态监测技术、核设施电子电气南华大学“十二五”重点实验室,西门子先进控制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实训中心。学院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结合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已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电气创新人才,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得多项荣誉。例如:学生参加全国(湖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成绩突出,2015年湖南省排名第一,2016年湖南省排名第二;多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节能减排等大赛中获奖。学院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初步探索,为开展电气大数据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奠定了坚实基础。

3)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师具备丰富的创新能力培养经验。近年来,学院学生获挑战杯、ACM程序设计、软件作品、信息安全技能、互联网+、创新创业等省级以上竞赛奖项几百项,涌现出一批如“蛟龙号”副总设计师胡震等知名校友;搭建了国际合作办学平台,现与美国哈町大学进行“3+3”合作办学,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加拿大纪念大学、英国西苏格兰大学进行“2+2”合作办学,与美国休斯敦大学维多利亚分校联合培养计算机信息系统学硕士研究生。

4)电气工程学院与衡阳市电业局、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耒阳分公司等地方电力系统密切结合,这也是本校电气拔尖人才培养的优势。大数据时代需要生产现场的实时数据,地方电力系统既可作为南华大学电气数据的主要来源,也可成为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单位,构建

文档评论(0)

胡珍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90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