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4单元15 白杨礼赞.docx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4单元15 白杨礼赞.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白杨礼赞

设计说明

《白杨礼赞》是一篇饱含激情的抒情散文。教授此课时,应在理解课文脉络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上,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厘清课文的脉络,把握课文昂扬向上的感情。

2.朗读重点句段,把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精神和意志的赞美之情。

3.体会托物言志散文的特点,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象征手法,深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民族质朴、坚强、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方法

朗读、默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拓展阅读:《松树的风格》《百年震柳》。

(二)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情境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歌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柳的风韵;“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松的雄姿;“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梅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到西北高原走一走,看看白杨树的勃发英姿。

二、预习任务

1.字音字形。

开垦(kěn)锤(chuí)炼倦怠(dài)傲(ào)然

倔强(jiàng) 婆娑(suō) 虬(qiú)枝 秀颀(qí)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潜(qián)滋暗长 恹(yān)恹欲睡

旁逸(yì)斜出 不折不挠(náo)

2.根据释义明确词语。

课文中指反复推敲加以提炼:锤炼

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恹恹

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妙手偶得

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坦荡如砥

暗暗地生长:潜滋暗长

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旁逸斜出

纵横驰骋,冲杀突击:纵横决荡

3.写作背景。

课文写于1941年。在此之前,茅盾在新疆工作过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他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三、学习任务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整体感知课文。

1.揣摩题目中“礼赞”的意思。

2.大声朗读全文,找出与题目意思大致相同的语段,说说它们和题目的关系。

3.全文被这些相似的语段分成了几个部分?这几部分分别从哪些方面表达了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二)赏语言,悟情思。

作者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极普通”和“不平凡”是否矛盾?结合全文说说此句该如何理解。

(一)整体感知课文。

1.“礼赞”的意思是崇敬地赞美。题目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尊敬之情。

2.第1段、第4段、第6段、第9段都是直接抒发赞美之情的段落,是此文的抒情线索,与题目呼应。

3.将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境美、形美、神美三个方面描绘了白杨树,表达了赞美之情,最后以白杨与楠木的对比作结,盛赞白杨。

(二)赏语言,悟情思。

不矛盾。“普通”即“平凡”,“不平凡”即“伟大”,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表达的意思是平凡当中蕴含着伟大。说“普通”,是因为白杨树在西北高原极常见,也极易生长;说“不平凡”,是因为白杨树独特的内在品格和精神风貌,也就是作者赋予它的正直、质朴、坚强不屈等的品质。作者用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给读者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

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题目,把握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的脉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线索和作者的情感。

四、学习任务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析手法,学表达。

课文题为《白杨礼赞》,但文中还写了一些看似与“白杨”或“礼赞”无关的内容,跳读这些内容并探讨以下问题:

1.课文开篇入题,却又宕开一笔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课文写法有扬有抑,富于变化。请结合相关段落,说说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3.课文最后一段写楠木的用意是什么?

析手法,学表达。

1.用烘托、映衬的手法,先写高原的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交代了白杨树的生存环境,烘托出“不平凡”的环境氛围,为下文白杨树的出场作铺垫、蓄势。

2.第2段描述完高原景色后,接着写这样的景色带给作者的感受:先是感受到“雄壮”,接着又觉得有一点“单调”,为接下来写猛然见到白杨时“惊奇地叫了一声”作铺垫,为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蓄足气势,这是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第7段前三句先说白杨树可能不美,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再说它“伟岸,正直,朴质

文档评论(0)

梦中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