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坏死性龈口炎疾病详解.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疾病名:坏死性龈口炎

英文名:necroticgingivostomatitis缩写:

别名:

疾病代码:ICD:K12.1

概述:由梭状杆菌和奋森螺旋体混合感染引起的急性坏死性溃疡性口腔病变。未及时治疗重症病例可导致患者死亡。

流行病学: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发病率已明显下降,多见于极度营养不良和全身衰弱的小儿,主要发生在有牙的儿童或免疫功能低下者中。

诸福棠等报道1921~1935年,北京100例走马疳中79例是继黑热病后发生的。王巧璋等报道1939~1942年,四川成都看到的走马疳,主要是继发于麻疹、痢疾等传染病。新中国成立后传染病已大大减少,人民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本病已很难在城市中看到。

病因:主要致病菌为梭形杆菌和奋森螺旋体,这些细菌是口腔固有的,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当机体代谢障碍、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下降或营养不良时,或口腔不卫生时,则细菌大量繁殖而致病,引起急性坏死性溃疡性口腔病变。

发病机制:本病病原体为梭状杆菌和螺旋体,在病变部位涂片,可见大量梭状杆菌和螺旋体。正常情况下梭状杆菌和螺旋体在口内共生,一般不易感染致病。但在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则可使这两种细菌大量繁殖而发病,在口腔卫生不良,营养状况不佳时则发病迅速,病损严重。本病常见是复杂混合感染,可合并其他细菌,如链球菌、丝状菌、黑色素类杆菌等细菌感染。

临床表现:引起急性坏死性溃疡性口腔病变,本病为急性感染性炎症,本病多见于18~30岁的年轻人。牙龈边缘及龈乳头顶端出现坏死,下前牙唇侧多见。牙龈边缘呈“虫蚀状”,牙龈乳头消失变平如“刀削状”。在坏死组织表面可有灰白色的假膜形成,容易擦去,擦去后可见出血的创面。唇、颊、舌、腭、咽、口底等处黏膜均可受累,形成不规则形状的坏死性深溃疡,上覆灰黄或灰黑色假膜,周围黏膜有明显的充血水肿,触之易出血。疼痛明显,常伴有流涎、发热、头痛、淋巴结肿等症状。

2

急性期未及时治疗,坏死就会向邻近的口腔黏膜及深层组织蔓延,在全身抵抗力急剧下降,同时合并产气荚膜杆菌感染时,还可造成面颊的洞穿性缺损,称为走马疳或面颊坏疽。大量的毒性产物可导致患者的死亡。

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还可转变为慢性。牙龈乳头破坏严重,牙龈失去正常外形,龈缘呈反波浪形。严重者可造成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

发病急骤,症状显著,有发热、全身不适以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溃疡好发于牙龈和颊黏膜,形态不定,大小多在1cm左右,表浅,披以污秽的、灰白色苔膜,擦去此苔膜时,出现溢血的溃疡面,但不久又再被覆以同样的苔膜,周围黏膜有明显充血水肿,触痛明显,并有特别强烈的坏死组织臭味。此病确诊的依据为特殊性口臭,苔膜与小溃疡,涂片中找到大量梭形杆菌与奋森螺旋体。

并发症:重症可发生坏疽口炎,大量毒素入血可致患者死亡,迁延不愈可转为慢性,严重者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2.涂片检查可见大量梭状杆菌和螺旋体。

3.组织病理改变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上皮破坏,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坏死上皮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及多种细菌和纤维蛋白形成假膜。固有层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基层水肿变性,结缔组织毛细血管扩张。

其他辅助检查:必要时做胸片,B超等检查,注意除外其他感染性疾病。诊断:

1.起病急、病程短、自发性出血、疼痛。

2.牙龈边缘及龈乳头顶端出现坏死,受累黏膜形成不规则形状的坏死性深溃疡,上覆灰黄或灰黑色假膜。

3.具有典型的腐败性口臭,唾液增多并黏稠。

4.坏死区涂片可见到大量梭状杆菌和螺旋体,这有助于确诊。鉴别诊断:

1.疱疹性龈口炎该病多见于婴幼儿。为病毒感染,一般具有高热,体温超过38℃。充血范围波及全口牙龈及口腔黏膜。典型病变为多个小疱及疱破溃后

3

形成的溃疡面,无坏死。

2.慢性牙龈炎及牙周炎两病虽具有牙龈红肿、出血、口臭等症状,但一般病程长久,无自发出血及疼痛,无坏死,口臭为炎性口臭。

3.球菌性口炎口腔黏膜广泛充血,牙龈充血水肿,易出血,但龈缘无坏死,在颊、舌、唇等部位,可见表浅平坦的糜烂面,有黄色假膜覆盖。也可见于附着龈,但无恶臭及腐败气味。涂片镜检可见各种球菌,如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及肺炎双球菌等。

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控制感染、消除炎症,防止病损蔓延和促进组织恢复。全身抗感染治疗可给予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及交沙霉素等。局部消炎可用3%过氧化氢清洗坏死组织,然后用2%甲紫液或2%碘甘油或2%金霉素甘油涂患处。饮食上应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必要时输液以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另外,由于本病具有传染性,应做好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防止交叉

文档评论(0)

医疗护理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卫生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医疗护理文档创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中级卫生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