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及思考.pdfVIP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及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及思考--第1页

引入“活水”激兴趣纲举目张授以渔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及思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为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之一。而倡导“整

本书阅读与研讨”则并不仅限于文学类作品,一些普及性学术著作也进入到高中生的阅读视野,费孝通的《乡土中

国》正是这样一本社会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很多人了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就是通过《乡土中国》这本薄

薄的小册子的。

对高中生而言,《乡土中国》的阅读量并不大,不到7万字,是典型的“大家小书”。全书共14章,单章篇幅也

不长,是引导学生进行学术类“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比较适合的入门级书目。虽说《乡土中国》的语言通俗易懂、

雅俗共赏,甚至很多地方不乏幽默,但毕竟不同于学生读惯了的文学作品。它既缺乏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又出现

了大量的专业理论和抽象的学术概念,而且绝大多数的高中生对社会学这个领域几乎一无所知,甚至可以说是“门

外汉”。学生对其既没有相关阅读经验又缺乏浓厚的阅读兴趣,产生一定程度的“畏难”情绪便可以预见。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给予得当的阅读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里,我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年版的《乡土中国》为例,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引导高中生学会阅读社会科学这类学术著作。

我们知道,像《乡土中国》这类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导读课,显然有异于常规的语文课:一是它的

篇幅较长,是单篇课文的几倍甚至数十倍,课内时间大部分用于精读原作,能留给教师安排的课时就非常的少;二

是阅读主要集中在学生挤出的零碎的课外时间,不连贯、泛泛式的阅读难保其阅读质量;三是它的学术性强,对学

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要求较高。据此,我不仅要对课时“精打细算”,更要有明确的导读“预期”。考虑到学生阅读水

平参差不齐,我安排4个课时学习内容和预设两个学习目标。

个4课时学习内容。第1课时学习“重刊序言”“后记”“附录”和第1-3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

下乡”);第2课时学习第4-8章(“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第3课时学

习第9-11章(“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第4课时学习第12-14章(“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

到需要”)。

两个学习目标,即基本目标和高级目标。

基本目标围绕三个问题:这本书的价值何在?学生们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学生读这本书至少要了解哪些内容?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的入门之作,学生读这本书,一是可以了解作为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二

是感受费孝通身上体现出的知识分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追究乡土社会的特点,探索社会发展的途径;三是

通过阅读,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当代文化的关注。学生读这本书至少要了解“核心概念”如“土气”“差序

格局”“礼治秩序”等,明白乡土社会的性质,弄懂乡土社会与其他社会的不同形态。

高级目标有三:一是培养逻辑思辨能力,能具体分析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二是培养联

系现实,学以致用的能力。能活学活用,运用阅读过的理论来分析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并能进一步通过探讨,

思索问题的本质和可能的解决途径。三是对语言品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高级目标的实现需要授课教师对学情

有非常清楚的认知,对学生阅读的障碍点有准确的判断,惟有如此,方能“对症下药”,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阅读方

法指导,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下面,我将说说在阅读此书过程中一些关键的或者重要的“节点”操作及思考。

一、摸清学情引进“门”给予示范明概念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导读课的特点在于教师更多的是“引导者”而非“讲解者”。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引导者”

呢?关键在于了解学生的“困惑”何在。对学生的阅读困惑,教师不能只凭感觉猜测,而要与之沟通,进行调查了

解。我在让学生自主阅读了一段时间后,进行了当面沟通和调查问卷两种形式的“摸底”工作,将学生阅读障碍点

整理、归纳,发现学生的阅读障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这类学术著作缺乏阅读兴趣;二是对学术概念不理

解且容易混淆不清。

明确了学生阅读困惑,教师可作如下引导:

首先就是教师要想办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努力寻找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现象,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

性,如“在中国的乡村中,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张家村’‘李家屯’‘窦家堡’‘刘家寨’等以姓氏

文档评论(0)

ex1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