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六盘水市水城区第十一片区
集
体
备
课
年级:三年级
学科:语文
组长:张瑶瑶
成员:黄雪凤郎梦岚陈艳赵敏
第二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金色的秋天”为主题安排教学。本组课文从不同角度描绘秋天,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果、秋天的风、秋天的雨、秋天的太阳,都带给人们独特的感受,感受到秋的成熟、秋的虫趣、秋的收获,以及秋的生机勃勃和我们在秋天里描绘的理想。
与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天”的主题相比,本单元相对时令,展现了秋天的美好,且几篇课文有古诗,有散文,体裁多样,引人入胜。《古诗三首》中,杜牧的《山行》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描写了作者上学路上水泥道铺满金色梧桐落叶的美,表达了对美好秋天的赞美。《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质写秋天,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描写秋天独有的一些大自然的声响。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用诗的优美语言赞美了秋天。《习作.写日记》要求学生掌握日记的基本格式,培养学生养成平时记日记的好习惯。《语文园地二》是整个单元的复习课,指导学生注重打好词、句,段等知识的基础。通过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句段中的基本含义,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动笔书写习惯,注意语文常识的日常积累。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孩子们的阅读面也越来越泛,阅读兴趣也越来越浓。但三年级的孩子,对于如何观察,如何从独特的视角去写出一个季节的特点,还需要借助课文的引领。这四篇课文从不的角度写出了秋天的特色,权林、残菊、梧桐叶、秋雨、秋声··所有这些都被诗人、作家捕捉进了诗歌和散文,原言是那么优美,意境是那么深远,这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细心体会。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3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9个字,会写31个词语。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3首古诗,默写《山行》。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4.能留心观察生活,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写出自己看到的景色。
5.能理解难懂的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6.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
评价目标
1.通过课堂学习、多种方式书写,会认、会写本单元生字,
2.通过课堂学习,借助工具书、注解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3首古诗,默写《山行》。
3.通过师生共读,学生跟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4.通过课前观察、课堂学习、同桌交流等方式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写出自己看到的景色。
5.通过课堂学习、借助工具书、查阅相关资料能理解难懂的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6.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
4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首古诗。默写《山行》。
3.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背诵3首古诗,并能默写《山行》。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目标
1.认识“径、斜”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斜、霜”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山行》。
3.通过注释或者图片理解古诗的意思,并感受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感受古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注释或者图片理解古诗的意思,并感受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感受古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单元导读“方法”引航(5分钟)
一、对比第一单元,接受新变化。
(一)课件出示第二单元篇章页,读一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默读篇章页上半部分的句子后说一说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画出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要求,交流:你认为“多种方法”是什么?(对学生的回答不予评价,只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
(三)揭示课题:让我们走进第4课,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学古诗?(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辽2015T402 民用建筑空调与供暖冷热计量设计与安装.docx
- 《学校绿化养护服务方案》.doc
- 河北建筑国企招聘笔试题库.pdf VIP
- 副高卫生职称《放射医学》(题库)模拟试卷三.docx VIP
- 第四章原产地规则.ppt VIP
- 《海南全景解析》课件.ppt VIP
- 2016年张掖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doc VIP
- AP微观经济学 2019年真题 附答案和评分标准 AP Microeconomics 2019 Real Exam with Answers and Scoring Guidelines.pdf VIP
-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附自测单).doc
- 入职通知书模板 .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