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丰富环境对早期经历反复操作性疼痛早产儿幼儿期
行为发育的影响
【摘要】的探讨丰富环境对早期经历反复操作性疼痛早产儿幼儿期行为发
育的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6年10月至2021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
学附属儿童医院高危儿门诊建档并随访至2岁的80例高危早产儿(既往在新生
儿重症监护病房经历反复疼痛刺激),作为早产儿组;选取同期本院儿童保健科
门诊体检的39名足月出生的2岁健康儿童,作为足月儿组。早产儿组根据丰富
环境具体实施情况,分为早产儿干预组和早产儿对照组。收集3组儿童出生资料,
测量2岁时生长发育指标,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神经心理发育,儿童行为量表
评估行为发育情况,收集唾液检测面对新奇事物不同时间点(基线、任务态、结
束时)皮质醇水平,通过调查问卷评估家庭环境包括母亲育儿压力等。采用单因
素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差异法(LSD)检验比较3组儿童体格发育情况、母亲育
儿压力、神经心理发育和行为问题;重复方差分析和LSD检验比较3组唾液皮质
醇的分泌变化;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儿童神经心理以及行为发育和皮质
醇分泌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早产儿干预组44例,其中男17例,出生胎龄(3
1.3+2.8)周;早产儿对照组36例,其中男29例,出生胎龄(32.5+2.6)周;
足月儿组39名,其中男23名,出生胎龄(39.3+2.1)周。早产儿干预组和早
产儿对照组在2岁时的身长、体重和头围均低于足月儿组(均P0.05)。早产
儿对照组儿童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大动作、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和个人社
交的发育商均低于足月儿组(91+7比97+6,88+9比94±6,89+8比99+8,
84+10比100+15,89+7比95±6,均P0.01);早产儿干预组在大动作、精
细动作、适应性和语言方面发育商均高于早产儿对照组(均Po.05),与足月
儿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产儿对照组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经历针刺性操作次数与2岁时适应性发育商呈负相关(r=-0.48,P0.05)。早
产儿对照组儿童社交退缩、抑郁、躯体不适、攻击行为及破坏性行为得分均高于
足月儿组和早产儿干预组(F二8.07、5.67、7.72、7.90、7.06,均P0.05);
早产儿干预组与足月儿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产儿对照组的
行为问题(社交退缩、抑郁)均与母亲育儿压力呈正相关(r二0.66、0.50,均P
0.05)。在面对视觉新奇事物时,早产儿对照组唾液皮质醇随任务时间变化分
泌水平持续高于足月儿组(P=0.006),与早产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经历的
致痛性操作次数以及针刺性疼痛次数均呈负相关(r=-0.83、-0.80,均P0.01)。
早产儿干预组皮质醇随时间变化趋势与足月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二0.772)。
结论丰富环境干预可改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经历反复操作性疼痛的早产
儿2岁时神经心理发育,纠正不良行为问题,下调任务态时皮质醇的高分泌水平。
【关键词】早产;环境;行为;儿童发育;操作性疼痛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住院的早产
儿因为诊断和治疗的需要,不可避免地接受过多的致痛性操作[1-2]。“致痛
性操作”定义为侵入性操作,包括文献里普遍认可的和NICU工作人员认为疼痛
的操作,如气管插管、足跟采血、下胃管、口鼻腔及气管内吸引和动静脉穿刺置
管等。针刺性操作为致痛性操作中重要的一种类型,包括足底穿刺、动静脉穿刺、
指尖采血和腰椎穿刺等[2-3],这些操作会产生中、重度的疼痛刺激,称之为
操作性疼痛[3]。生命最初的1000d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环境刺激高度敏感。生命早期未经处理的操作性疼痛会对发育不成熟的个体造
成持久的影响,如认知、情绪发育紊乱[4-5],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另一方
面,儿童又具有极强的可塑性,通过正性的环境干预可以促进脑功能的发展,从
而改善行为发育[6]。丰富环境是一种增加多感官刺激、促进躯体运动及社会
交互行为的环境模式[7],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手段,用于预
防及治疗认知障碍、情绪异常的相关疾病。由于儿童行为的非独立性,对儿童实
施丰富环境,不仅依赖于儿童本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pdf
- 《船员条例》2023最新修订:强化船员管理与素质提升 .pdf
- 基于建筑给排水与消防工程相结合的建筑消防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 .pdf
- 低钠血症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pdf
- “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行知活动策略 论文 .pdf
- 2024儿童尿脓毒症的诊断与治疗要点(全文) .docx
- 江西省“振兴杯”金属材精整工竞赛考试题及答案 .pdf
- 2024年全民“爱国”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docx
- 冀人版-三年级上册4.15 分离盐和沙练习卷(有答案).docx
- 冀人版-六年级上册15 瓶子中的科学练习卷(有答案).docx
- 冀人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有答案).docx
- 冀人版-第四五单元)达标测评科学试卷(有答案).docx
-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新规解读 .pdf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 社会行为 .pdf
-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之光主题写作导纲+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pdf
- 《任务三 整理书包有秘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劳动技术一年级上册浙教版 .pdf
- 【《负债经营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探究》10000字(论文)】 .pdf
- 2024年第九届“学宪法、讲宪法”竞赛题库试卷试题及答案 .pdf
- GBT 44093-2024新国标下的排球教育:学生运动能力测评全解析 .pdf
- 冀人版-第五单元热传递(单元测试)五年级科学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