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干预与护理.docVIP

一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干预与护理.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干预与护理

一、疾病概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指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新生儿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HIE可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严重者可导致脑瘫、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早期干预和护理对于改善HIE患儿的预后至关重要。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1.围生期窒息:是HIE最主要的病因。包括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各种因素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缺血。如孕妇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胎儿宫内窘迫、脐带绕颈、打结等;分娩过程中难产、滞产、胎头吸引、产钳助产等;新生儿窒息、呼吸暂停等。

2.其他因素:如新生儿低血糖、低血钙、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心脏病等也可引起HIE。

(二)发病机制

1.脑血流改变:缺氧缺血时,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受损,导致脑血流灌注减少或过度灌注。灌注减少可引起脑缺血性损伤,过度灌注可导致脑出血。

2.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缺氧缺血时,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加,产生大量乳酸,导致细胞内酸中毒。同时,ATP生成减少,细胞膜离子泵功能受损,细胞内钠离子、钙离子超载,引起脑细胞水肿和死亡。

3.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缺氧缺血时,脑细胞释放大量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等,过度激活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导致钙离子内流,引起脑细胞毒性作用和死亡。

4.自由基损伤:缺氧缺血时,脑细胞产生大量自由基,如氧自由基、羟自由基等,攻击细胞膜、细胞器和核酸,导致脑细胞损伤和死亡。

5.细胞凋亡:缺氧缺血时,脑细胞启动凋亡程序,导致脑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在HIE的后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三、临床表现

(一)意识障碍

1.轻度:兴奋、易激惹,肢体颤抖,睁眼时间长,拥抱反射活跃。

2.中度:嗜睡、反应迟钝,肢体肌张力降低,原始反射减弱,常有惊厥发作。

3.重度:昏迷、肢体松软,原始反射消失,频繁惊厥发作,呼吸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

(二)肌张力改变

1.轻度:肌张力正常或稍高。

2.中度:肌张力降低。

3.重度:肌张力松软。

(三)惊厥

1.轻度:多为微小型惊厥,如眼球震颤、眨眼、吸吮反射异常等。

2.中度:常有局灶性或多灶性惊厥发作。

3.重度:频繁惊厥发作,呈强直或阵挛性发作。

(四)呼吸改变

1.轻度:呼吸稍快或正常。

2.中度:呼吸不规则,可有暂停。

3.重度:呼吸衰竭,需要辅助呼吸。

(五)前囟张力

1.轻度:前囟张力正常或稍高。

2.中度:前囟张力增高。

3.重度:前囟饱满、紧张。

(六)其他表现

1.可有瞳孔改变、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2.可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心血管系统表现。

3.可出现低血糖、低血钙、高血钾等代谢紊乱。

四、治疗要点

(一)支持治疗

1.维持良好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

2.维持良好的循环功能:维持血压、心率稳定,保证足够的心输出量。可给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血管活性药物。

3.维持血糖稳定:监测血糖,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低血糖时给予葡萄糖静脉滴注,高血糖时给予胰岛素治疗。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血电解质,及时纠正低钠、低钾、低钙等电解质紊乱。

(二)控制惊厥

1.苯巴比妥:首选药物,负荷量为20mg/kg,静脉缓慢注射,12小时后给予维持量5mg/kg·d。

2.地西泮:用于苯巴比妥无效或惊厥频繁发作时,剂量为0.3mg/kg,静脉缓慢注射。

(三)降低颅内压

1.呋塞米:每次1mg/kg,静脉注射。

2.甘露醇:每次0.51g/kg,静脉注射,每46小时一次。

(四)亚低温治疗

1.全身亚低温:将患儿置于远红外辐射保暖台上,头部戴冰帽,身体覆盖冰毯,使肛温维持在3334℃,持续72小时。

2.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将患儿头部置于冰帽中,使鼻咽部温度维持在34℃左右,持续72小时。

(五)神经保护治疗

1.神经节苷脂: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剂量为20mg/d,静脉滴注,1014天为一疗程。

2.胞二磷胆碱:改善脑代谢,剂量为0.125g/d,静脉滴注,1014天为一疗程。

五、实验室检查结果

(一)血气分析

1.可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或混合性酸中毒。

2.监测血气分析有助于了解患儿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指导治疗。

(二)血糖、电解质

1.可出现低血糖、低血钙、高血钾等代谢紊乱。

2.监测血糖、电解质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代谢紊乱,避免加重脑损伤。

(三)头颅超声

1.可显示脑水肿、

文档评论(0)

183****72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9月0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