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2.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2.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和背诵《滁州西涧》,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借助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回顾旧知,学习修改符号
(一)认识修改符号
1.上学期,我们已经认识了“修改家族”的几位老朋友了,快跟他们打声招呼吧!(歪脖眼镜——改正符号;小小漏斗——增补符号;勤劳老鼠——删除符号。)
2.今天,“修改家族”又迎来了两位新朋友。
(1)对调符号:你好,我是对调符号。我长得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蛇。如果粗心的小朋友把相邻的字词顺序写反了,我可以帮你搬回正确的地方。
(2)移动符号:大家好,我是移动符号,是不是很像一辆帅气的小吊车呢?我可以用来移动行与行之间词语、句子的位置。只要把需要移动的部分圈起来,用我的“小吊臂”一拉,就可以回到正确的位置了。
(二)运用修改符号
1.瞧,对调符号和移动符号的本领这么大,快喊上两位新朋友一起帮忙修改这段话吧。
2.看来你已经熟练掌握修改符号的用法了,一起来看看。
我养了螃蟹一只:次序颠倒,应为“一只螃蟹”。
他眼睛、嘴巴都不怎么显眼:螃蟹是动物,而且下文的“它”全是宝盖头,应为“它的”。
它最爱显摆它的钳了:少了一个字“子”,应为“钳子”。
我轻轻点了它一下用一根小棍:次序颠倒,应为“我用一根小棍轻轻点了它一下”。
向我高高举起那大钳子剪刀似的:次序颠倒,应为“剪刀似的大钳子”。
它钳子越举手越高:漏了“的”字。
它急了,,:标点重复,删除一个逗号。
3.修改后要读一读:我养了一只螃蟹,它的眼睛、嘴巴都不怎么显眼,钳子倒是很大。它最爱显摆它的钳子了。有一次,我用一根小棍轻轻点了它一下,它立刻转动身体,向我高高举起那剪刀似的大钳子。我又点了几下,它钳子越举越高,突然,整个身子翻了过去。它急了,腿和钳子在空中乱舞,好不容易才借助玻璃缸壁翻身过来。
4.“玉不琢不成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课后要用上修改符号这些好帮手来修改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修改后,还可以自己和请家人帮忙评一评,让你的习作没有“小害虫”,成长为健康的大树吧!
二、学习“日积月累”
1.诗歌是我们的文化瑰宝,“日积月累”给我们提供了一首写景诗《滁州西涧》。
2.多形式朗读:
(1)借助拼音,跟着音频读一读吧。
(2)看你们读得这么认真,黎老师也想加入呢!和老师配合着读,老师读黑色的部分,你们读蓝色的部分。
3.赶紧跟着视频,走进这首古诗吧。
4.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诗中描写了许多美丽的景物,快动笔圈一圈吧。
有涧边的幽草、鸣啭的黄鹂、繁茂的树丛、来势凶猛的春雨、无人的野渡和自在的舟……构成了一幅幽静深邃而又富有生机的春景图。让我们配上音乐再好好地感受一番。
5.完形填空读:要是老师把景物藏起来了,你能根据插图补充上吗?
6.背诵古诗。
三、课后小结,布置作业
1.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对调符号和移动符号,还感受了写景诗《滁州西涧》的魅力……获益良多呀!
2.课后,请完成以下任务:
(1)用修改符号修改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2)把《滁州西涧》背给家人听。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