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教学革新策略.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作品教学革新策略

一、关于与中学选文、文学史例文的关系

作品选教材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篇目都是中学学过或文学史课程中涉及过的作品。那么如何才能突出作品

选课的课程特点,使学生获得与以往学习中不一样的收获呢?我认为重点篇目讲全、讲透,熟篇讲出新

意既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更高要求,也是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关键。如像《离骚》、《逍遥游》、《项

羽本纪》中学、文学史都讲过或涉及过。但中学所讲均为节选:《离骚》、《逍遥游》都是只选取第一

部分;《项羽本纪》选“鸿门宴”一节。而文学史课涉及到这些篇章时也只是作为例文为所讲内容服务。

那么对于这些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在作品选读课程中就要讲全、讲透,以体现它们各自的

特征和地位。如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首政治抒情长诗,对《离骚》的解析重在对其情感脉络的梳理。通过

勾勒出屈原禀赋美好,满怀理想,遭群小排挤,君王疏远,理想受挫,退而自修―――就重华陈词,坚

定了信念,明白过错不在自己,而是不遇时,无明君―――上天寻求遇合之君、理想同志,以失败告终

―――向灵氛、巫咸求告,劝他离开楚国,到理想国度实现人生目标―――周游四方,但最终不可能离

开楚国,陷入极度悲痛―――在进退艰难、矛盾难解之时唯有从彭咸之所居这一情感脉络,使学生深切

地体会到,这是一首屈原用血泪凝成的诗篇。它把作者一生所有理想、追求、痛苦、挫折、矛盾尽情表

现出来,因此说它达到了抒情诗的最高境界。熟篇能否讲出新意更是这门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像《陌

桑》、《行行重行行》这些篇目,同学们很熟,甚至能够背诵。但它们确实又是汉乐府和文人诗的精品

,不可回避,而且其影响力和典范意义又很明显。对于这种情况就要把篇章的讲授放在汉代诗歌创作,

甚至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进程中去解析。如关于《陌上桑》我设计了“好女”与时代基调、“采桑”与桑间濮

上传统、“夸夫”与汉乐府叙事特征三个问题作为切入点,以对此篇的主题特征、历史文化蕴含及其带有

汉乐府叙事特征的不求细节真实与情节完整,突出对理想特征的描绘及夸张、排比与铺陈等手法进行总

结归纳。而《行行重行行》篇的分析重点则放在其内蕴阐释上。通过其与《诗经》相思伤别类作品的比

较,得出其并非传统题材的重复,而是增加了更为深沉的内容,即人生短促的生命意识的结论。同时再

结合儒家诗教传统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十九首》中男女相思之情等世俗情怀的袒露,为文人抒情

诗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样一个贯穿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脉络的问题。这样以选篇为基点,再深入到

本阶段诗歌创作乃至整个诗歌发展进程去理解、分析该诗作价值地位的方法,会使我们的作品选课程获

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二、加强教学实践,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中

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作品选课程教学

大纲涉及选讲篇目很多,而教学时数有限。因此,只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能满足或实现教学目标的

要求。而充分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

径。

1.课堂讲授与学习探究相结合。古人云:《诗》无达诂,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同于科学计算,它没有一个

固定的结论,而是根据鉴赏者身份、经历、情感、水平的不同得出各异的认识。因此,在课堂讲授中,

我设置一些有争议或需要深入研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课下查找资料和讨论交流的方式,充分调动他们

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诗经•东山》篇写的是一位久从征役的士兵在归途中思家的诗,

属于《诗经》战争与徭役诗的范畴。而《诗经》这类作品在情感趋向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思乡怀

归,据此,我设置了“《诗经》中的征战诗为什么多表现思乡怀归主题?”这样一个问题。屈原的《离骚

》“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临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

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同时,屈原又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文人,因此在梳理《离骚》篇情感脉络

的基础上,设置“如何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屈原的爱国与后代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思考题,请同学讨

论交流。通过讨论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到,《诗经》战争徭役诗中多思乡恋土情感的表达,是与周人以农

业为主的社会生活和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以家庭为核心的生活观念相关。屈原能把自己真正和整个国家融

为一体,与当时楚国还仍然保留着较强的封建宗法意识有关。这种极强的家族血缘意识,使氏族成员对

自己国家的眷恋,远远超出于一般公民对国家的情感,也使屈原永远也不能把自己和楚国分开。楚国就

是他的家,楚国的生命就是他的生

文档评论(0)

137****31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