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疾病名:黄褐斑
英文名:chloasma;melasma缩写:
别名:妊娠斑;妊娠面斑;肝斑;面尘;黧黑斑;褐黄斑;黑斑病;maskofpregnancy疾病代码:
ICD:L81.1
概述:黄褐斑(chloasma,melasma)又名妊娠斑(maskofpregnancy)、肝斑,为颜面限局性淡褐色色沉斑。
本病与中医“面尘”、“黧黑斑”相类似。如《外科证治全书》面尘记载:“面色如尘垢,日久煤黑,形枯不泽,或起大小黑斑,与面肤相平,由忧思抑郁、血弱不华。”
流行病学:本病好发于女性,特别是妊娠期、产后和口服避孕药的妇女。目前没有其他相关内容描述。
病因:病因尚不明确。本病与卵巢、垂体、甲状腺等内分泌紊乱有关。妊娠、口服避孕药、月经失调、痛经、子宫附件炎、不孕症及肝痛、酒精中毒、甲亢、结核病等常多见。光、化妆品、遗传、种族、营养和代谢、劳累均可诱发本病,日光照射可加重本病。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还不确切。可能与卵巢的功能改变,雌激素、孕激素使黑素产生增多。
临床表现:好发于女性,特别是妊娠期、产后和口服避孕药的妇女。皮疹对称性分布于颜面、额、两颊、鼻背两侧、唇周围、颏部皮肤,呈指盖至钱币大小或呈手掌大小、形状不规则的淡褐色或暗褐色沉斑,境界明显或模糊不清,可融合成大片。无自觉症状,慢性经过,日晒后加重。一部分由于分娩后或停用避孕药后可缓慢消退。
并发症: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实验室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表皮基底层黑素增多,黑素细胞不增加,真皮上层可见较多的嗜黑素细胞及游离的色素颗粒,可见围管性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诊断:根据颜面部出现黄褐色斑,妇女多发,无自觉症的特点,本病易于诊断。
中医病机和辨证:中医认为,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承,或肝郁气结,肝失条达,郁久化热,灼伤阴血,致使颜面气血失和而发病。辨证分型如下:
1.肝肾阴虚型
主证:颜面对称性褐色斑片,腰膝酸软,胸肋胀痛,五心烦热,睡眠欠佳。妇女常有月经不调或其他慢性疾患。舌苔薄白,脉弦细或沉细。
辨证:肝肾阴虚,气血失和。2.肝郁气滞型
主证:面部对称性黄褐色斑片,胸胁胀满,情绪急躁,多梦失眠。脉弦滑或细弦。
辨证:肝郁气滞,气血失和。鉴别诊断: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雀斑斑点较小,分布散在不相融合。多发于青少年,有家族史,夏重冬
轻。
2.Riehl黑变病好发于前额、颧部、颈部,色斑上有粉状鳞屑。
3.艾迪生病弥漫性青黑色或褐红色斑片,多发于面部、乳晕、外生殖器等处,有全身症状,如乏力、低血压、体重减轻等。
4.Civatte皮肤异色症萎缩性白点间杂于色素斑中,呈网状分布。
治疗:
1.避免日晒,积极治疗内分泌功能障碍、肝病等原发病,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大量补充维生素C等。局部外用脱色剂,如3%氢醌霜,20%壬二酸霜、0.025%
维A酸霜、5%熊果苷霜等。2.中医疗法
(1)肝肾阴虚型:
治法:滋阴补肾,中和气血。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山茱萸10g、怀山药10g、熟地15g、泽泻10g、云苓15g、丹皮15g、当归10g、白芍10g、丹参10g、陈皮10g、益母草10g、首乌藤30g。
(2)肝郁气滞型:
治法:舒肝理气,中和气血。
方选:柴胡10g、枳壳10g、香附10g、郁金10g、赤白芍各10g、当归10g、茯苓10g、白术10g、丹参15g、益母草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
单方成药肝肾阴虚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丸;气血不调和者可服用逍遥丸、舒肝丸、白凤丸。血瘀用桃红四物汤及通窍活血汤加减。
预后:无自觉症状,慢性经过,日晒后加重。一部分由于分娩后或停用避孕药后可缓慢消退。
预防:避免日晒,积极治疗内分泌功能障碍、肝病等原发病,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循证医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