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谈影响血压的饮食因素,患高血压病的老人该怎样合理安排饮
食呢
#长城心血管健康周#
由北京大学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有54%的老年人患有高血
压病,其中约70%的人不知道自己血压已经升高。这是非常可怕的事
实。
高血压病为心血管疾病,它的严重后果是引发脑中风与心肌梗
死等病,为导致中国老人致死和致残的最常见疾病。
各位网友,不能不重视呀。
高血压病是多因性疾病,饮食营养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有不少老人认为:“高血压病是不能治愈的病,我都活过六十了,
该吃啥就吃啥。哪管什么咸的淡的,什么这个超标那个不超标呀,真
没有必要让我管住嘴”。这一观点是非常错误的!本文就从营养学理
论谈谈影响血压升高的饮食因素,然后介绍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该
怎样正确安排日常饮食,即哪些该吃、哪些不该吃、哪些该少吃和可
以多吃,以及该注意什么问题。请各位阅到底,重要提醒在最后。
影响老年人血压的饮食因素主要是:
1.钠
钠是影响血压升高的重要元素。矿物质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摄
盐过多导致体内水钠储留,引起血管壁肿胀和小动脉痉挛。血液在血
营内流通阻力加大,就导致血压升高。调查表明,盐的摄取量与高血
压病罹患率成正比。每天吃盐不足10克、10-21克和21克以上的三
个人群的高血压病发生率分别为10%、15%和超过30%。
成人每天摄入3克食盐,就可满足人对钠的生理需要。高盐膳食
是我国居民高血压病发生率高于西方国家的主要原因。
低盐膳食是维持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
一般认为,为预防高血压病,成人每天的摄盐量不应超过5-6克。
如果血压己经在正常范围的高值,或者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者,每日摄
盐量就不应超过5克,对确诊为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每天摄盐量应
为3克。
2.钾
元素钾能扩张血管,对抗钠的升压作用,膳食中充足的钾还能增
加钠的排出量。膳食中的钾与钠的比例在大于3时,就有防控血压升
高的作用。比例每小于1,收缩压与舒张压就要分别增加2.9毫米汞柱
和1,6毫米汞柱。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限制钠盐摄入量的同时,便应每天都在膳食
中增加钾的供应。钾主要含于水果与蔬类中。
3.脂肪
脂肪是热含量最高的供能营养素。膳食中的脂肪过多,是导致老
人体重增加和肥胖的重要原因。肥胖者不只发生高血压病的危险性高,
患了高血压病后用药物控制血压也相对较难。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患
者,用药物控制血压会更容易,因为同时用多种降压药有可能带来对
糖代谢、脂代谢的不良影响。因此,体重超重的老年人应特别注意控
制脂肪的摄入量。
接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规定,一般成人总脂肪摄入量每天
不能超过60-85克,其中烹调油不能超过25-30克。畜肉含饱和脂肪
酸和胆固醇较高,饱和脂肪酸会还引起血脂升高。所以,高血压病人
应尽量少吃猪、牛、羊等畜肉。
4.蛋白质
高蛋白质膳食有升高血压的作用。每日适量的蛋白质摄入则可减
少钠的吸收和增加尿钠排出。对老年人而言,鱼虾类、禽类食物和大
豆制品中的蛋白质优于畜肉类的蛋白质。
5.钙
矿物质钙有促进尿钠排出的作用,此作用对有家族性高血压史的
人尤为明显。缺钙的人每天每增加100毫克钙,就可使收缩压降低2.5
毫米汞柱、舒张压降低1.3毫米汞柱。
6.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通过减少钠和脂肪的吸收实现降压效果的。正常成人
每天应摄入膳食纤维30克左右。
膳食纤维主要含于粗杂粮与蔬菜中。
7.镁
膳食中缺少矿物质镁,也是促进高血压病发生的因素。重视补镁
有助于控制血压。含镁较多的食物有坚果类食物、海藻与各种豆制品,
以及绿叶蔬菜。
8.酒精
酒精又名乙醇,是酒的主要成分。人的血压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
增高,收缩压增高尤其明显。饮酒还会使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骤然
升高,是脑中风、心肌梗死等危急病症和猝死的的常见诱因。有报道
说,酒精还能降低降压药物的疗效。所以,血压高的老年人应该远离
酒,尤其是白酒。
安排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原则
治疗高血压病,终生离不开药特。饮食在治疗中也占有重要的地
位。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原则是清淡少油,保持“三高三低”,即高维
生素、高纤维素、高钙和低盐、低脂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