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11课《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VIP

【初中语文++】第11课《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答谢中书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如“交辉”“俱”“颓”“与”等。

(3)能够准确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如视角的变化、动静结合等,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欣赏自然之美的情感。

(2)感受古人高雅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学习文中写景的手法,如多角度描写、动静结合、色彩搭配等。

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理解“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一些字词的古今异义,如“歇”“颓”等。

领会作者通过写景所传达的生命意识和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在赏析景物描写的基础上,感悟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投影出示一些古代文人描绘山水的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诗句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然后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南朝时期的山水文学,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

(二)初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三)字词讲解

1、重点实词讲解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交”,相互;“辉”,辉映。

“四时俱备”:四季都有。“俱”,都。

“晓雾将歇”: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歇”,消散。

“夕日欲颓”:夕阳快要落山。“颓”,坠落。

“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2、重点虚词讲解

“之”:

“山川之美”,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欲界之仙都”,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这里的“与”无实际意义,可不译。

(四)课文翻译

教师逐句讲解课文翻译,结合字词讲解,让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实是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学生分组翻译课文,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翻译全文,教师进行点评和纠正。

(五)内容分析

文章结构分析

提问: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回答: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山川之美的描写;第二部分中间的写景部分,从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视角描写山川景色,包括四季之景和晨昏之景,展现了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动静相衬之美和晨昏变化之美;第三部分最后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感叹总括前文,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赏和对知音的渴望。

景物描写手法分析

提问:作者是如何描写山川之美的?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

回答:作者运用了多种写景手法。

视角变化:如“高峰入云”是仰视,“清流见底”是俯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是平视,通过不同视角的转换,全面地展现了山川的风貌。

动静结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是静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是动景,动静相衬,使画面更加生动。

色彩搭配:“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通过描写石壁的五彩斑斓和竹木的青葱翠绿,呈现出绚烂多彩的景象。

情感表达分析

提问: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回答:作者表达了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流露出作者对山水之美的喜爱和赞美;“实是欲界之仙都”表达了作者对山川景色的高度赞赏;“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既有对谢灵运的钦慕,也有对世人不懂得欣赏山水之美的惋惜,同时还有对自己审美情趣的自许。

(六)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

投影出示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引导学生比较两篇文章在写景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ftxxy5089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个从事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