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社会心理学》全套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7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论

五、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概念定义的逻辑要求与结构

-社会心理学定义的三个着眼点

-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心理学的不同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socialpsychology)是把人作

为社会成员,在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下研究人的

心理与行为根据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

●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科学”和“心理学”

两个概念:科学是研究“规律”的;心理学是

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

社会心理学定义的三个着眼点

1。着眼于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环境、个体与社会

的关系(心理学)

2.着眼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特别是群体间

的)相互作用(社会学)

3、着眼于社会文化背景对人的影响(文化人类学)

概念定义的逻辑要求与结构

●概念定义就是要在种属概念之间确定联系,要选择最近的属概念。

-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科学

●科学是研究规律的,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这

是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研究不同的规律就形成了不同的科学。

-伪科学的种种表现(充分条件与判据)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科学。与其他研究人的学科区别:研究人的心理

与行为规律。

●社会心理学是把人作为一般社会成员,研究其在社会相互作用背景

下的心理规律。与心理学其他分支的区别:研究人心理与行为规律

的角度不同——研究人不同活动过程中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伪科学的种种表现(充分条件与判据)

。违背科学常识;

2错误的解释;

3没有符合科学程序的检验结果、没有科学的数据或事实;

4只能在现象层面上解释;

5事后解释,对未来无预测或错误的预测;

6宜扬神秘主义,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或杜撰的概念进行解释;

7.“研究”结果无法在同样的控制条件下重复出现;

8.结论不可验证或不可证伪;

a科学(追求真理)以外的(利己)动机,极端的功利主义,如谋取钱财或声誉;

10.以极端的情形或数据代替普遍的情形(反概率规律)

1。截取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过于“完美”的结果),数据与研究造假;

42.利用非科学的手段和程序(如媒体影响)谋取所谓成果的社会承认;

13.“无所不能”,超范围发挥,内涵不确定,外延无穷大,可任意解释和变化。

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心理学的不同定义

●奥尔波特(F.H.Allport,1908)认为,社会心理学是“试图理解人们的思想、

情感和行为怎样为别人实际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的一门科学。

这是偏向个体—心理学的定义。

●罗斯(E.A.Ross,1908)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现象中的静态心理,

如文化、信仰、风俗等和动态心理如工潮中的群情,战争中的人心慌乱以及

迷信蔓延时的心态等”。这是偏向群体—社会学的定义。

●戴维斯等(J.H.DavisD.J.Bem,1979)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

互作用的科学”。这是一个笼统、概括、研究层次模糊的定义。

●托玛斯(W.I.Thomas,1904)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文化的主观方

面”的学科。这是偏向社会—文化学的定义。

●阿尔布赖齐(S.L.Albrecht,1980)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制度、

社会团体与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这是涵盖社会—群体—个体三个层面的

综合性定义。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社会心理现象。

有。个体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知觉、自我概念、态度、印象、归因、角色等

2。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

-人际关系、人际吸引、人际沟通、喜欢、友谊、爱情等

3.群体社会心理现象

-群体凝聚力、群体思维、群体极化、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等

4。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

-从众、服从、社会助长、社会惰化、竞争、合作、反社会行为、亲社会

行为等

5.大众社会心理现象

一时尚、谣言、流言、传闻、社会恐慌、偏见、宣传、舆论、民族文化与

风俗习惯、国民性等

二、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威廉.S.萨哈金的四阶段论

1.序幕阶段:古希腊——1908年,或称“兴起”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at-be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